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江西人民出版社

亲历南昌起义

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书稿收录了当年亲身经历过八一南昌起义的100位老前辈的回忆文稿。这些文稿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兼具政治性、文献性和教育性。

亲历秋收起义

本书辑录了罗章龙、何长工等21个亲历秋收起义者的22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周的角度、侧面回顾了秋收起义的准备、发动、实施和结果,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全过程。讴歌了起义领导者毛泽东等人当时不顾生命凶险反抗国民党反

亲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特道路。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针对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井冈山这中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2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

《老子想尔注》导读与译注

《 导读与译注》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老子、《老子》;《老子想尔注》的基本面貌;《想尔注》的“字”与“文”等。书中的“导读”部分,目的在于使《老子想尔注》的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该写卷的基本面貌;而“译注

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 孔子的一生

近百年来中国人似乎都在刻意试图摆脱儒家文化的影响,可是,在西方人眼里,我们还是“儒家文明”!那么,在我们民族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时光里,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之所在?什么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精神根本?什么是中

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1934.11.24—1946.8.12)

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苦读十余年,写下了洋洋六卷,煌煌一百五十余万字的日记,真实记录了一代大学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游子生活和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求学生涯。向世人首次全景呈现季羡林先生求学德国的艰难历程,

庐山史话

庐山,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陶渊明和桃花源,慧远和东林寺、朱熹和自鹿洞书院,李白、白居易、苏轼脍炙人口的题咏庐山的诗句,荆浩、沈周、唐伯虎描绘庐山的画卷。……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庐山,记录了中国近代

养生书

每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都有相关的说明手册,你的身体也不例外。本书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观念开始,就饮食营养、身体锻炼、压力处理及时间管理等四方面做了生动清晰的介绍,既有科学的理论,又有具体详细的实施指南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要想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生理状况来工作。当生理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时,每个人都能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提出了5种策略,看似简单甚至是常识,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有规律、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