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传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21世纪人类良知的伟大典范 推动白人和黑人种族饶恕与和解 读者对象: 1、 每一位崇尚平等与自由,关心信仰和命运的朋友; 2、 研究南非当代历史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对传记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21世纪人类良知的伟大典范 推动白人和黑人种族饶恕与和解 读者对象: 1、 每一位崇尚平等与自由,关心信仰和命运的朋友; 2、 研究南非当代历史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对传记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
前 言 伊朗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国。这里曾经是原始人生活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3千纪初,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就形成了由当地居民埃兰人建立的埃兰国家。它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两河流域国家(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巴比伦
《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内容简介:比起“西方”概念来,“历史学”概念要复杂得多。“历史”和“历史学”是不可分的。前者指自然界和社会中任何一种发展过程,如地球的历史,社会的历史,或个别学科(如物理学、哲学)的历史
《大国海权》内容简介:马汉的海权战略是要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提供基础,他公开宣称“强权即公理”。马汉的理论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受惠于他的海权战略,19世纪最后10年,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
本书作者是美国人依查克•泰勒•黑德兰(1859~1942),中文名字何德兰。他是美国以美会教士,1888年来华,任北京汇文书院文科和神科教习,亲眼目睹了清朝的全部最后岁月。他留华既久,又与上层社会多接触,依据自己的
《中国人的劣根和优根: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内容为:作者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识出发,以丰富的在华生活经历和扎实的汉学功底,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中国文化。解释了中国人的天命思想、家族孝道、功利心、和平主
目 录 前言 (1) 1.文明的摇篮 (5) 2.文明的创造者 (9) 3.文明的再现 (28) 4.楔形文字的发明与演变 (36) 楔形文字的起源与符号的演变——苏美尔语的考释与主要语法特征——阿卡德语的兴起
《疾病、社会与国家:20世纪长江中游地区的血吸虫病灾害与应对》通过对20世纪长江中游地区血吸虫病及其防治历史的考察,探讨疾病、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疾病、社会与国家:20世纪长江中游地区的血吸虫病
中国通史,ISBN:9787210049500,作者:吕思勉 著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简介:后有大海困绝,前有大江封闭,处于低地,攻守不利,远离中原文化,处于文明边缘,这样的东吴却在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亡,个中奥秘,仁智互现,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陈瓷所著的
在某种意义上,摄政王载沣可说是大清王朝的“送终者”。因此,透视他的一生就别有意义。后人常说清王朝以摄政兴,又以摄政亡。但是,大清朝的灭亡又与中国大多王朝的灭亡不同,没有血腥的仇杀,没有前朝皇族的拼死抵抗
乱世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金戈铁马的历史,步步惊心的宫斗,错综复杂的三国霸局,波谲云诡的美人心计,继《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蜀,吴、霸主卷之后,人性解读三国一人陈瓷。积五年之功,再现三国红颜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