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事论

自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在南岳写成《新理学》一书。此书序中有云:“此书虽‘不着实际’,而当前有许多实际问题,其解决与此书所论,不无关系。”此书成后,事变益亟,因另写一书、以讨论当前许多实际问题,名曰《新事

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会让人有吸毒一般的感觉,建筑居然还分“科幻派”和“奇

一章木椅

“坐”是与生俱来的动作,“坐具”则是与文化俱来的器物。有了坐具,坐就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坐的目的确定坐具的形式,坐具的形式也决定了坐的方式。“卷上”关于传统中国人的坐,传统中国文人介入的坐具;“卷下”是几个有关

逼近的瘟疫

美国著名女记者劳里·加勒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全书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正当性与证成性是探讨国家理论中最重的问题之一,作者对这两个概念做了详细分疏,并且讨论了西方政治哲学中这方面理论,例如洛克、西蒙斯、罗尔斯及哈贝斯。透过对这些理论的探讨,作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厘清这

民主四讲

为什么“民主”这个曾经的“坏东西”会变成“好东西”?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为例,深入浅出地展现了现实世界中民主体制的许多实证性问题。作者从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讲起,逐一讨论民主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式民主的机制与运作

山外山

晚明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由于朝廷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而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

四川和重庆

4位经验丰富的作者,220多天身体力行的调研。 4条引人入胜的户外穿越线路,4篇step-by-step城市步行秘笈。 7位当地人的声音,17个简明实用的交通信息表格。 86幅精心绘制的地图。 负责任的旅行,再走巴山蜀水。

解码西方名画

乔托、马萨乔、凡·埃克、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维米尔、德拉克罗瓦……180帧名画,用900余幅彩图分解阐释。 14—19世纪,这段时期的西方绘画叙事性极强,有着浓厚的人文背景。如果我们对希腊

论基督教信仰

《论基督教信仰》选辑了安波罗修的五篇论著,它们分别是:《论圣灵》、《论基督教信仰》、《论相信复活》、《论奥秘》、《论悔改》。在这些论著中针对阿里乌主义的从属论思想,安波罗修阐释了基督的神性与父同等、同

车记

《车记》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安定撰写,讲述了近三十年来的中国“轿车史”。该书以时间为序,从“1982 年那个阴云漫天的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说起,直到2011 年北京限车“摇号”,中国轿车发展30 年的跨越尽收眼底,

基督徒的生活

本书阐述了基督徒生活的基本特征:自我否定,背负十字架,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字架为基督徒生活的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基督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本书主要选自于其《基督教

文明·国家·大学

作者强调: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的一个新观念便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21世纪的中国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自觉地把“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

书林三话

曹聚仁的书话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这缘于他的国学修养以及对文史哲的广泛涉猎。他读书主张杂览,行笔自然洒脱,不尚空论,因此时见新意,不失学人品位。 本书收入了曹先生20世纪50年代至辞世前的专栏文章,或论史谈

人@群

小O,过着你我一样的生活,感受着当下生存的烦恼—— 身处人群,尝试着融入人群,却发现自我慢慢模糊; 逃离人群,一个人独处,却只能和孤独相遇…… 一直在个人和人群的边界找寻着, 爱和温暖,还有渐渐远去的自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