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巴蜀书社

释神校注

在历代叙述神怪的大量著作中,清代中期浙江学者姚东升的《释神》一书尤为奇特。与历代众多学人不同,姚东升并不以故事记录为主,而是另辟蹊径,从辑录考据神们姓名入手,涉及各类历史典籍二百六十余种,旁征博引,广

考据学论稿

《考据学论稿》包括“考据”溯源·“考据学”概念辩正、传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1)、傅统考据学的学术思想与方法(2)、“二重证据法”不始于王国维论、考据学的跨学科特性检讨等内容。

商周研究之批判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狭义的《历史的荒原》。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动态历史模式上来细审了甲、金文(短铭祭名金文),发现它们不是四堂及现行学术界所认为的商王(殷商君主应是用帝号,而不是

古医案奇观

古医案奇观,ISBN:9787805237169,作者:刘燕钧编著

郭店楚简老子集释

《郭店楚简老子集释》是校释和研究郭店楚简《老子》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在广泛采纳前贤时人之说的基础上,对郭店楚简《老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释出或隶定了一些难字,对一些简文提出了新的解释,对简序也作了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

大理州文化局编,原定从第一辑出到第十一辑计五十四部。至今仅见第一辑三种一函四册

灰暗的想象

《灰暗的想象: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巫术信仰研究(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包括難以清除的巫術;關注一般民眾的知識與思想;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反思傳統;西學的啟蒙;理論束縛與個案研究;多重視角與田野考察;巫術的定義及其

《长短经》校证与研究

《〈长短经〉校证与研究》分上下两编。上编是《长短经》校正;下编是《长短经》研究,主要介绍《长短经》的流传与版本、行文特点、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以及从《长短经》看兵书三大疑案等内容。

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

《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是从《明实录》二千九百多卷中采撷而来,经过点校、勘误、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全书约三十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浓墨重笔系统集中地记述从明初到明末二百七十余年间,我国与朝鲜李氏王

四川古代文化史

本书对四川的史前文化进行概述后,重点对秦汉时代四川的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墓葬文化入手,追寻各种文化遗迹。较为全面地叙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情况。   《四川古代文化史》一书,是著名考古学家、

关羽崇拜研究

关羽崇拜研究,ISBN:9787806592939,作者:蔡东洲,文廷海著

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上下)

《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系《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的姊妹篇,这三部书籍合称《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资料集》。   《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主要收录稿本、抄本或市

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共8册)

《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共8册)》采用的底本是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参考了四库全书本、庆元二年周必大编刻本和清嘉庆二十四年欧阳衡刻本。校勘方面没有更多可说的,因为底本和周必大本已经作得十分到位,甚至到了让人感

文化、社会网络与集体行动

《文化、社会网络与集体行动:以晚清教案和义和团为中心》共选入了作者近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学术论文和其旧著中抽出的少量章节,共26篇文稿。这些作品的研究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仅为了阅读方便,没有按发表时间顺序

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

《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对中国都城文明的时空演进作了整体动态的把握,探讨了都城文明变迁的经济动因及经济重心的关系,提出了黄河时代与运河时代的观念,认为中国都城文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