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张舜徽(1911—1992)是现代著名的历史文献学家,著作有中国文献学、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平议、清儒学记、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舊学加存等二十余种。

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

本书旨在将国外学术界高质量的有关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学者。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范畴的通史、专史、研究专著、专题论集或资料集,于我国内陆欧亚学界有重大参考价值者,均在收辑之列。学术性名著是入

斯基泰时期

斯基泰时期:一种对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印度北部的历史、艺术、铭文及古文字学的研究,ISBN:9787222033443,作者:(荷兰)J.E.范·洛惠泽恩-德·黎乌著;许建英,贾建飞译

长河落日

古往今来,面对故垒许的残垣断壁、荒城古冢的破砖碎瓦,人们总不免触景生情,历史失落感油然而生。即使是宏伟的城市、辉煌的宫殿,也因经不住人世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而面目全非。更何况许多往事都已湮没、失落于岁月

血路

初版自序 一、从昆明开始 二、历史背景与公路测量 三、建筑公路的人民 四、新的总部 五、泥泞和疟疾 六、塌方 七、麻烦的岩石 八、建桥 九、滇缅公路纪行 十、柏油路面和现代化 十一、侵犯和撤退 十二、交通拥挤 结

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一卷第一分册)

《新编剑桥印度史:葡萄牙人在印度》以客观的数据和可查证的多方史实,分析研究了葡萄牙人从15世纪到达印度后,双方相互的影响和作用。内容包括: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运作体制、对官方体制的评价、天主教教徒和印度教

趣味考据(二)

考据学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风潮的动荡经历了几度沉浮,也发生了重大的革新。最显著的,就是二重证据法和三重证据法的实践。   王国维的研究,是考据学发生历史性进步的标志。他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就是以地下实物

1907年中国纪行

该书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于1907年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中国华北的科学考察日记,内容涵盖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诸多方面,在俄罗斯乃至欧洲汉学界享有盛誉。在阿氏笔下,普通百姓、各级官吏以及欧洲侨民的形

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上下)

目录 《永乐大典》考 缪荃孙 九旗古谊述 孙诒让 《论语》郑氏《子路篇》残卷跋 罗振玉 八卦释名 章炳麟 董小宛考 孟森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王国维 汉唐宋起居注考 朱希祖 火葬考 柳诒徵 元也里可温教考 陈垣 西

往事知多少

这是作者读书时写下的随笔的结集。涉及的问题既与当下现实息息相关,也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文化名人联系密切。作者开始也不明白当今学术界为什么是这般模样,后来看到蔡元培、胡适等人的议论,才明白自从五四先哲

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一卷第五分册)

《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帝国》详尽描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之一的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初创,历经其对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控制,再到它在1720年瓦解的历史全貌。书稿以时间为经,以各个历史时

新编剑桥印度史(第一卷第八分册)

《新编剑桥印度史(德干社会史1300-1761八个印度人的生活)(精)》由理查德·M.伊顿所著,本书详细叙述了14世纪早期到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兴起这段时期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历史。通过生活于1300~1761年间不同年代的8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