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视野中的荷兰文化
丛书头四卷细致入微地梳理了荷兰文化史上的重大时刻,副标题为“1650-2000年:阐释历史”的第五卷由12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深孚众望的学者合著,旨在总结前几卷丛书的发现,探讨一些理论性更强、普遍意义更深的问题,例
丛书头四卷细致入微地梳理了荷兰文化史上的重大时刻,副标题为“1650-2000年:阐释历史”的第五卷由12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深孚众望的学者合著,旨在总结前几卷丛书的发现,探讨一些理论性更强、普遍意义更深的问题,例
本书列入“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约计30万字(包括附录),图片十余件。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医疗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交事务的经历,客观评价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伯驾在
在西方美术史和新闻史中,版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于欧洲人以中国为主题绘制的铜版画,也有相当的数量。《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前面一部分的彩色铜版画是18世纪意大利画家根据西方旅行家的资料所绘制的,在意大
本书收录了史学大家汪荣祖先生在明清史研究领域的文章共十三篇。专题论文九篇,涉及明清帝国的诸多重要议题,如明清帝国版图的变迁、生态危机、知识流通、英雄人物抉择的成败、秦淮河畔的文学想象与历史记忆、明清之
本书基本上囊括了法国在长达5个世纪期间遣往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中绝大多数传教士的传记,是一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基督教传播史和海外汉学发展史的重要工具书。入华天主教传教士的汉名和事迹等颇难查考,《列传》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对人类以往生存状 态的追怀; 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路经楼兰》出自《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系列之一的《西域考古图记》。《西域考古图记》是一部综合性的学术性专著。为便于一般读者更多地了解楼兰遗址、米兰遗址的发掘情况以及两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这是一批不怎么受命运青睐的人。他们诞生在19世纪中期的相同年代,有过相同的遭际,并且与同样的反对力量斗争过。他们偶然聚在了一起,接受了共同的命运,正如他们接受了外人赐给的嘲弄味十足的名字“印象派”一样。他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大漠南北和西北地区的民族,即匈奴、鲜卑之后主要就是敕勒(高车)和柔然。他们对中国北方及中亚历史发生过较大的影响。本书即对这两个古代民族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其政治、经
本书分别讲述了谭嗣同的一、性格、身世与环境;二、心路历程之一:宗教心灵的涌现;三、心路历程之二:影响和变化;四、心路历程之三:由保守到激进;五、仁学。
序言中在耀县和麟县之间有一县名打不出来
“冷战”作为世界现代历史上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阶段,已经结束了。正是因为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世界两大阵营相互对抗已经成为历史,人们才有可能在冷战格局已不复存在的条件下,回过头来对于冷战的起源、美苏冲突的演变过
水木清华 毓秀灵钟 人文荟萃 骄子云集 ...... 今朝回首 一幅二三十年代的锦绣画卷 逶迤而来 ......
对“历史的意义”的讨论意味着什么?过去的评论家们并非总是认为人类历史生存的荣辱盛衰有什么意义。但近代的观点却从下述信念中脱颖而出:历史可以有意义,只要它通向某处或接近某个事物。换言之,进步观念被铸进今日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是作者的世界古代史课程讲稿及相关专题研究成果结集,由其子阎守诚编辑。该书包括“希腊罗马史稿”、“世界古代史讲稿”和“论文”三个部分,仔细追溯了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各民族生活、政治及思想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