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罪 非常美(增订版)
电影,你会看吗?一听这一问题,多少会有人不屑一顾。是啊,电影谁不会看?不同的是,你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电影。在《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里,毛尖会向你娓娓道来一些关于电影的风花雪月、缠绵纠葛,
电影,你会看吗?一听这一问题,多少会有人不屑一顾。是啊,电影谁不会看?不同的是,你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电影。在《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里,毛尖会向你娓娓道来一些关于电影的风花雪月、缠绵纠葛,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
在这本《电影理论笔记》中,作者郭小橹表达了她对电影理论的认识:影评、纯粹的学院派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实用理论统统都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的时代。诚实、有效、尖锐应当成为当今电影理论的气质,尤其是中国电影
本书是一部另类的电影史与电影哲学论著。它以储存电影的介质(胶片、光盘、数字技术)等为线索,大声疾呼:“电影,正在死亡!”但与这个略显夸张的呼喊想比,本书更深层的用意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影作为一种活动影
本书是意大利批评家与电影史家乔瓦尼·格拉齐尼与费利尼所做的一个访谈。谈话中,费利尼的言辞机锋不比他的影片逊色,处处流露其风趣促狭的本性,在纯真中透着洞彻清明之见。本书是了解他的创作思想与个人风格的一扇
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本书真实再现声誉日隆的电影大师,充满迷惘、挣扎、奋斗的艰辛历程,凝聚矛盾冲突情结的代表作。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本书是《电影手册》为纪念电影诞生100年,特别邀请多位电影界资深评论家联合撰写的一本重现电影百年成长历程的读本。本书选取电影成长中具有特殊意义的100天,还原了电影从爱迪生时期的简单的成像技术,到20世纪末成
宁浩好久不见! 宁浩首次出书,关于《疯狂的石头》,关于上映无期的《无人区》,关于青春与成长,甚至关于宇宙和生命…… 关于宁浩我们所知道的: 2006年,小成本作品《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
《重访希区柯克》是影评史上论述希区柯克这位黑色悬念电影大师的经典著作。它完整收录了罗宾•伍德代表作《希区柯克电影》(1965)以及其在1976-1989年间关于希区柯克电影的新论,共18篇精彩绝伦的重量级文章。在文章
“你们怎么不说服我!”——侯导和阿城,一山不容二白羊 “造一座冰山”——侯导永远没有“够了”这回事 “这下总该上床了吧?”——侯导的感情戏偏不这么拍 “没事做就去睡觉!”——侯导就是不愿“戏剧化” 就是不让演员“演”——侯导与演
我一直觉得,那些美好的影片,其意义是超出电影之外的,我们可以从中唤醒自己成长期的一丝丝纤细的记忆,也可以从中获得激情和感动,这种激情和感动对成年的我们依然是礼物。
作为影评家的彼得·考伊身处1960年代文化动荡的中心,并亲眼目睹了激进分子们在1968年5月搞挎戛纳电影节的激烈行为,时隔多年之后与当事者重新聚首,通过对当时一些标准立异的电影才子的最新采访,生动地再现了1960年
18位中国一线中国一线知名导演,纵论中国电影的复兴与坚韧,既有对时代与体制的苦苦追问,也有对民族与文化的深深反思,既言及走出国门的热情与抱负,也坦诚自立于世界电影的自信与抱负,既可见他们台前身影的绚丽多
《放映》是一本mook。 《放映》的受众定位于艺术院系学生、创意影像工业从业者以及影像艺术爱好者。 《放映》的关键词是“影像”、“跨界”、“趣味”。以电影为核心的影像,是放映所要关注和讨论的主要议题和内容范围;跨
在钟爱的光影和声色之间,灵魂得到释放,或寻得喜乐、宁静、救赎…… 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你可能因为一部电影而记住一段旋律,也可能因为一段旋律而记住一部电影。电影影像与音乐交织缠绵,那份浓情就化为罗展凤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