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帕斯卡尔文选

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

太初有言

《圣经・约翰福音》说:“太初有言,言与神同在,言就是神。”我们不知道神在哪里,却能体验一个小生命降临人世的神奇。哭声是孩子最早的语言,然后他笑了。哭与笑形成了生命最基本的张力。从喃喃自语到滔滔不绝,孩子

我们已经选择

本书精选《今日先锋》中最具特色的对话,除了呈现专业人士与被访谈者进行深入对话外,还组织有关深入的背景资料,以求全面展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涉及领域包括电影、建筑、音乐、先锋艺术等。分别由贾樟柯、蔡国强、

本色榆林

我们讲述着一方乡土的故事。土地是如此平实,几乎没有人认为她会承载着栽些梦想。惟其投身于她怀抱,理解她,思索她。在某日厌倦平庸离开她之后,蓦然回首方可领悟,她深藏着你寻求了千百度的东西——那些从远古而来的

闲闲书室读书记

语言学专家林夕(杨成凯)有关词话、古籍版本的随笔集,分三编专谈古代词集、古书题记、古书版本,考证精详,创见颇多,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

白纸黑字

一个城市流浪汉,花6年时间隐居家中的斗室,整理自己20年的记事本,写成这本《白纸黑字》,留给百年后的中国人阅读。 作者陈文用智慧、禅意、冷静、精辟、陌生的故乡母语,真实地记录中国社会的生存生态与个人生命感

印象北京

《印象北京》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北京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她的话题也是常谈常新。当代著名作家邱华栋从北京的场景与人群出发,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多层面、多角度地述写了一个在北京生活了二

待兔轩文存

从器物想象追索上古中国的样貌、沿经典文本上溯精神源头的气象。作者在考古发掘的“重新发现”中,对上古中国进行了“重新发现”。本书是李零先生关于上古思想史与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多年来陆续发表的较有

东京288小时

作者在此作中通过大量的城市摄影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了东京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风流故居

《寻访民国:风流故居:中国城市人文地图(第2版)》中写到的八座城市,这八座城市的文化品质绝非这本简单的读城手册所能概括的。每一座名城都是一部奇书,甚至我遇到过的每一位风流人物都是一部奇书,百年中国正因这些

理性的追问

《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以对话的文本形式对经济学理性主义进行探索,涉及“理性的辨析与危机、理性的效率与演进”等从整体上的把握,且对话后收录论文对观点进行进一步展开。

所谓草民

作为自传体回忆录,本书集中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作者生于1945年,记事的时候正逢时代转换,通过记叙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与生存,生动地折射了大时代的波涛汹涌,不失为一部难得的百姓生活史。

经验与心态

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都是经验和心态的融合体,它们都难以摆脱经验的纠缠,也难以不作为心态而具有某种“创造力”。基于这一思想,作者直面20世纪以来个体主义思潮的支配地位,试图基于中国历史经验,揭示社会科学“

被误读的远行

郑和出海的船中常带有三种人物。一种是道教的法师,一种是念经的和尚,最有趣的是还有两个卜卦算命的人。还有更奇怪的,有时船上居然还带着两名稳婆,即近代所谓接生婆。我初初看到这个记载,觉得非常诧异,再继续看

治病书

《治病书》揭示中国传统医学之精微奥妙,阐释中医基础理论之方法精髓,点破中医养生疗病之玄机。 中医施治,讲究下治病、中治命(如何立命)、上治性(修习天性、习性,健全“立人”)。《治病书》从治病层面做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