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常

这是四个发生在黄山的故事。 故事之一,一个似是而非的武侠复仇故事,阐述剑道与人,玄妙而哲理; 故事之二,讲述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纷纭世界背后的色与空,好看而有意味; 故事之三,一则佛学公案,叙述一

凝视张爱玲

1995年9月,美国洛杉机10911 Rochester Ave。公寓206室,一个瘦削的背影缓缓倒下。这是张爱玲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背影。 是什么,使得一个女人如此冷静地面对死亡,并加以预先的操持?回望张爱玲,凝视她留给我们的影

进城:1949

一九四九,革故鼎新。在此时代的大转折之际,败者何以挣扎,胜者何以收拾残局、废旧图新,一般市井细民又如何安身立命?作者以大历史、小切口的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沈阳等六个一线大城市作为样

陈来自选集

从1981年1月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第一篇论文到现在,将近15年来,所发表的著作、文章已颇不少。而这本自选集的宗旨,是在一个有限的篇幅(二三十万字)里,尽可能体现我在中国哲学史方面的研究特色与水平。

余光中散文精选集

新世纪散文家·第一辑。 余光中,四方都传诵他的诗文。他引领读者在人文情思的路上观奇涉险,在想象力的锻炼与世事的认知上获得多重惊喜。 余光中的散文如奇峰异嶂层叠,未读1963年的《鬼雨》,不能算是入了

诗论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学界公认的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作品。先生自认为用功较多,有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在本书中,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

周作人散文全集·索引

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五四”以来,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而这与周作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新文学运动初期,周作人同鲁迅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内容简介:网络作家创造出来的戏仿性文本,与传统文学文本的关系殊为暧昧。这些网络文本既与传统文学文本有着不言自明的互文性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说从中寄生而出,但是又处处反其道而行之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老朋友舒乙(借父亲老舍的话)说:“世上最好最美的事,往往是最愚傻的人干出来的啊!” 老朋友史铁生说:“若要简单,任何人生都是可以删减到只剩下吃

郁达夫作品精选

郁达夫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上一位才情横溢的作家,他短短20多年的文学生涯,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

戊戌政变记

《戊戌政变记》乃梁启超就亲身参预的戊戌变法及继之政变的一个总的说明,意在为变法张目,为改良辩诬。全书纲举目张,条理俱备,文质并举,慷慨激昂。梁氏的这一文本百年来已成为关于戊戌变法及政变的权威叙事,虽有

我想你了,爸爸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女孩,她叫平平,也是绘本的作者。在父亲离世之后,出于对父亲的想念,平平通过“书信”的形式,模拟了一次与离世父亲的对话,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她以自己的“画”与“话”表达了对于父亲的不舍与追念

余英时文集 第一卷

本卷所收12篇文章涉及历史观、历史思想与历史哲学、史学著作的比较研究等领域,传达出在史学研究中要求达到主客交融、恰如其分的境界之理念。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若干具体历史问题的详细研究后指出,研究历史需要借鉴语

赤壁

《赤壁》讲述了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竟以如何之少对如何之多?落魄的刘备为何会得到谋有诸葛武有赵云的追随与青睐?拥有江东富庶之地的孙权和自命不凡的周瑜为何肯与弱小的却是潜在对手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