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
本书考察霍布斯的公民哲学思想,以及他如何企图把对道德和政治理论的研究转变成一门科学的学科。以往,人们习惯于把霍布斯描绘成一个“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思想家,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企图把他的思想放到他的时代
本书考察霍布斯的公民哲学思想,以及他如何企图把对道德和政治理论的研究转变成一门科学的学科。以往,人们习惯于把霍布斯描绘成一个“前无古人和后无来者”的思想家,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企图把他的思想放到他的时代
本书包括朱熹思想与佛教哲学、朱熹与道家、道教、古代气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的启示:气功、特异功能、宗教方术与古代战争、人间恩怨:王安石父子与吕惠卿、晚清权臣识人及驭人之道(上)——曾国藩的相术、晚
《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简介: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都被施特劳斯的弟子们占据。到了小布什当政时期,特别是在“9·11”之后
本书是国内学者首次就康德的《论永久和平》展开的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作者分析指出,康德通过建立在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语言和逻辑的严格论证,宣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的诞生,即人类不需要放弃和抹杀他们各自的民族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内容简介:托马斯·麦卡锡(Thomas McCarthy)刚刚从美国西北大学讲座教授任上荣休,随即被聘往耶鲁大学。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第二代主要人物尤根·哈贝马斯在英语世界的主要译介者,很大
本书是2002年9月在格拉斯哥大学召开的[国际]尼采学会第12届年会的论文集,主题是尼彩与希腊古典主义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尼采论古代犬儒主义未刊残篇:第欧根尼的第一个夜晚》《尼采、内哈马斯和“自我创造”》《尼
《不满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克力同〉疏证》为“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中的一本,内容如下:在四部与苏格拉底之死有关的对话中,《克力同》最为短小,比起另外三部显得着实微细。有人认为《克力同》是《申辩》的尾声
本书是一种“神学提纲”式的尝试,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中鲜有的神学思想文本。 作者从人与他者、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互动中的“关系”范畴出发,考察并把握了当代各家思想学说中的贡献及限制,分析清理在现代性视
在西学经典中,柏拉图的《王制》(旧译《理想国》)不仅是哲学经典,也是政治学经典,根本上讲述的是生活方式的好坏及其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研读《王制》,与理解自己以及当下中国的生存困惑,思考应然的生活理念,选
此书系六点学术丛书。作者刘宗坤为北大哲学博士和美国Valpraiso University法学博士。此稿部分内容曾在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作为博士论文答辩,并经过作者技术性的改动。 西方文化中“罪”的观念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他经历了传统的旧事物的瓦解,是个过渡型的人物。苏格拉底见证了他的城邦在政治上的兴衰起伏。他在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智者派的争辩中形成了自己的对话艺术。在他身上体现了那个
目 录 刘小枫 编者前言 尤多夫 论施特劳斯(乔戈译) / 格布哈德 施特劳斯:困惑时代中追寻真理(张双利译)/ 丕平 施特劳斯的现代世界(张新樟译) / 捷米诺 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再思索(贺志刚译)/ 曼斯费尔德 施特劳
路易斯的理性和信心之作,路易斯在优雅的行文中诠释痛苦,充满了希望、智慧和对人性的真实认识。 既然上帝存在,为什么人还会遭遇痛苦?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人性哲学,当你经受痛苦时,你的人生哲学必将经受考验。C.S
《分析的限度》是美国思想家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与西方占主流地位的分析哲学对话的力作。 分析哲学在科学、数学、语言学等当代启蒙理性的大道上高歌猛进,这个学派赞赏严密和清晰,却无视其自身频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