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灭绝时代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杂志》年度十大好书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财富》年度推荐好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图书馆杂志》年度十大好书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财富》年度推荐好书 比尔•盖茨、阿尔•戈
《文稿拾零》收录了博尔赫斯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家庭》杂志“外国书籍和作者”栏目主编时所写的短文二百余篇,内容涉及作家生平、创作、作品评论和新闻性的“文学生活”。这些“豆腐块”式的文字从梦魇、隐喻、时间谈到《
自1927年初出茅庐到1973年魂归诗国,近半个世纪里,奥登不断给英语诗歌注入新的气象。他的作品从政治写到宗教,从城市写到乡村,华美词章俯拾皆是,街谈巷议亦可入诗。 本书是奥登自愿保留的诗歌全集的下卷,文本获
一天法比奥·罗西从病床上醒来,这位33岁的记者问自己:我这是在哪里?我是谁?床边站着的一位金发女郎又是谁?原来他头部受到重击,失去了记忆。这位温柔多情、俯身在他跟前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该是他几星期前结识
埋葬了父亲之后,年至不惑的祖克曼突然染上了一种无从诊断的疼痛——由肩颈蔓延到躯干,甚至精神也被这种疼痛占据。没有医生知道他的病痛从何而来。他不得不依靠止痛药度日,不能继续写作,甚至连行动都为疼痛所掣肘。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
《小世界》是马丁·苏特犯罪小说"精神分析三部曲"之一。小说具有"畅销小说"的所有要素:非同寻常的故事情节,让人一路追随,欲罢不能;信息丰富,主题多样,让人眼花缭乱;风格独特,雅俗共赏。它融合了心理小说的深
作为”乔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书名,本书是一册名家评论乔伊斯的集子。评论人包括庞德、叶芝、萧伯纳、伍尔夫、艾德蒙·威尔逊、理查德·艾尔曼等现当代大家,他们不仅对乔氏文本纵深开掘,更从观念上对其结构进行关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伟大的世界》是马洛夫的主要作品之一,屡次获奖。作品塑造了两个人物:维克·科伦和迪格·基恩。他们同时在马来西亚被日军俘虏,在马来半岛和泰国的战俘营里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最终获救回国,开始各自的新生活。迪
十九岁的彼得·梅尔初次尝到抹着黄油的法国面包,他沉睡多年的味蕾彻底苏醒了!他开始了他的老饕生涯,带着刀叉与瓶塞钻,走遍法国各地。他尝过最丰润柔软的金黄色煎蛋饼,上面撒了好多片“黑钻石”松露,口感既松软又
全世界最幽默也最欢迎的旅游文学作家比尔·布莱森再度出征了!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刺激与新奇,再以或幽默或惊人或感性的笔调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旅游文学中最具有深度收获的世界。这一次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1572年开始撰写被称为“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的《随笔集》。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
《管理实践》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人论》上篇着力于人的特点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并独树一帜地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下篇从这一定义出发,对各种文化现象,诸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