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世纪哲学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专门讨论中世纪哲学,它考虑阿拉伯、犹太和拉丁哲学的丰富传统,这个传统在9世纪开始兴盛,在使用拉丁语的西方继续到17世纪早期。被详细讨论的哲学家有阿维森纳、阿威洛伊、迈蒙尼德、爱留

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1

《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1:繁荣的代价(纪念版)》内容简介:著名金融史学家彼得·伯恩斯坦巧妙地将知识史与经济学融入到投资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他的金融三部曲系列将指引我们在不停变换的经济图景与金融世界中巡航与求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传世和出土资料,对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状况、婚姻的地缘结构、婚龄构成、婚姻关系形成的基本步骤、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存状态、婚姻

日本变政考

《日本变政考(外2种)》记日本明治元年(1868)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间维新改革过程,于日本议会、宪法、官制、选举等叙述尤详。康氏认为明治维新条理虽多,其要点在于“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制度局以议宪法”、“纡尊降贵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从清代档案中搜集了数万个18世纪的广东米价数据,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广东米粮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米价的不规则变动和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从而描述了一个

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熊十力别集

本书收入了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中国历史纲要》三本书。   《论六经》分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对《礼经》中的《周官》发挥尤详,阐述了儒家的治世之道,表

国学治学方法

前人治学,以博观约取、博古通今为准则;今人治学,则进而求融合中西,以一己之心思才力,涵咏古今中外之心思才力,以求创获。读书乃治学之基础,治学必由读书以知晓学术流变。前辈学人治学方法的借鉴、研究资料的搜

中国帝王观念

中国帝王观念可以分解为权势观念、设君之道、为君之道、道高于君等四个组成部分。本书通过解读各类标示王权的文化符号的意蕴,揭示在观念上帝王权势的来源、构成及其垄断性;通过剖析君主起源理论和君为政本论的内容

清代野史

达官贵人的玉食锦衣,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   本书辑录了记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著述凡数十种,迥异于坊间清史著作自 上而下的宏大叙事,信笔直书,简洁无忌,或为坊间逸闻,或为宫闱秘录,或为外传琐事,或为闲散

大暖化

本书用散文式的笔触探讨了公元10-15 世纪前后地球经历的一场大暖化战役,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国际交往等关乎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问题的影响。费根认为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发展有着

国史要义

本书论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大篇。始终条理,抉史学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称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代表作。   言中国历史记述及史学源于礼,礼

世界文明史

本书分为26章,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概括性地介绍了过去6000多年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章节的划分依据的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发展状况;每一单独章节研究的是某一种文明或几种文

清末宪政史

20世纪初,宪政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舆论争持的中心,相继推出了一幕又一幕以宪政为主题的政治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显然并立着以坚持民主共和为宗旨,以推翻清王朝为纲领的革命派;笃信仿照外国君主立

美国经济史

《经济科学译库:美国经济史(第10版)》主要内容简介:由于经济史研究的繁荣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变化发展,这部新版的《经济科学译库:美国经济史(第10版)》很有必要。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扩张,以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

现代设计史(第2版)

本书第一版是作者积八年之功写作的关于西方设计史发展的集大成之作。这部涉猎广泛、富有洞察力的著作,纵览了18世纪至今的实用艺术和工业设计,不仅从纵向阐述了各个设计流派、各种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