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观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各种文明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对人类文明作出各自的贡献。如果用“和”的观点去确立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就应该强调各国和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各种文明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对人类文明作出各自的贡献。如果用“和”的观点去确立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就应该强调各国和
1991年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对国际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通过
《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第一辑)》,《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第一辑)》由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六校联盟”所共同举办的“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研讨会前五届的会议论文集结而成,分为“东亚格局下中
《阅读日本书系:体制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从财政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制改革,阐述了日本现代体制的形成过程、缺失环节、危机和破产,以及日本社会为摆脱危机所做的深层探索和尝试,分析了社会转型的改革蓝图,并提出了
马克思、恩格斯为联邦政府提出的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战略,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林肯政府在战争失利和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决定废除奴隶制,使战争转变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以革命的方式进
民主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并不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第二位的(我不说次要的)问题,他们的思想根本上是一种革命的思想。作者用详实的文献资料,细致地区分各个精确的时期,找出了使我们抓住马克思和恩格
《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作者以变迁社会中的经验现象为据,围绕历史以及转型中基层社会的制度、行为和观念变迁等主题,精选文章。各论题聚焦于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和秩序转化、公共组织角色变化的政治后果、秩序稳
共和的法理:一项历史的研究,ISBN:9787509732267,作者:徐宗立 著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是由邱静编写的的内容简介如下:在冷战、高度经济增长、“55年体制”等日本国内外政治背景下,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日本改宪的政治过程,而知识分子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中国的蔓延;第二,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不过在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与这一威胁的重要性之间,还存在鸿沟。在一个各国命运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以及相应地,和如何管理人为造成的气候变
全球化,在作者看来是一个500年前从环游世界开始的进程的终结。同时:后全球化时代的因素也已初露端倪。他将21世纪初开始的全球化从“球面学”的角度,从根本上进行了剖析并阐释了其发展进程。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已经
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1941-1947),ISBN:9787802304062,作者:李春放 著
如果说,全球化使得世界更加复杂,那么,作者们也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使读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立即更为清晰,就像在一个信息流动中形成的图像定格。当然,世界变迁的速度也将使我们不停地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不断地深化
作者旨在论述当代帝国主义的形成、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势。以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为引子,在通读《列宁全集》新版60卷的前40卷基础上,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当代帝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