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米德文选

《米德文选》主要内容:米德是20世纪与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领军人物。他的社会哲学思想融通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并不断汲取教育实验和社会改革实践中的养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处

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 (平装)

《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瓶颈

当人们讨论平等时,通常说的是政治权利的平等,或者是财富分配的平等问题,而本书关注的焦点则是机会的平等,这是平等主义工程中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概念。 《瓶颈》作者约瑟夫·费西金以“瓶颈”这个核心的形象比喻,提出

公共危机心理

经过时间的冷却,对SARS事件的反思,也许更加客观、全面。在突发事件难以预估的现代社会,此类事件的研究或许更具有警示性、启发性。本书从公共管理的视野,以SARS情境下民众的心理—行为反应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实

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本书从社会感受、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对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感、生活动力、安全感、风险认知、金融危机风险感受、经济变动感受、幸福感、尊严感、信任、国家认同、隐私观念、公众参与、生活方式、微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6辑)

赵志裕、陈侠主编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6辑)》在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中国社会认知研究的思路。通过代卷首语和选辑(译)的8篇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梳理北美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对文化与认知研究的影响,并

我是谁?

这不是一部哲学史导论,也不是脑筋急转弯的哲学入门;它以“人是什么”的问题为起点,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工具,探讨人的认知、伦理、信仰、自由和爱的意义等我们在生命里终究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是谁?》的一大

羡慕嫉妒恨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福斯特(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

身心疾患治疗手册

本书从积极心理治疗的角度介绍健康和疾病的心身方面知识,是供心理医师和其他专业工作者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保健方面使用的工具书。书中阐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种理论对39种常见的疾病进行了分析,

精神障碍与犯罪(上下)

在中国,精神障碍者的犯罪似乎是一个可以让人“不屑一顾”的问题。刑法学只是在研究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时,顺便讨论一下精神障碍者实施的“危害行为”本身。犯罪学一直忙于一般的犯罪,没有兴趣用更多的时间来关

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

本书作者首先从概念上对“后现代”及与之相关的若干术语做了概念上的澄清,再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做了必要的厘定。然后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了后现代社会理论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后结构主义思潮中。当然,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