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梵澄传

《徐梵澄传》经孙波先生的执着坚持、多年努力,终于在徐梵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得以问世。孙波书写这一传记,是一种充满敬意、情感和责任心的投入。顺着其思绪、激情和优美生动的文笔,我们终于可以“走近徐梵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

本书将满族小说创作的总体业绩与满族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流变相联系加以考量,与满族曾经普遍接受中原汉族文化而又注意葆有自己的审美特征相联系加以探究,在学术史上首度完整地对满族小说通盘成就做出梳理。本书旨在展

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

本书从童话、史诗、寓言三方入手,着重分析想象在叙事中的枢纽功效,剖析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如果说童话深入人的童年期是叙事时间的异域(或者说是当下非现实)化,那么史诗就是将叙事时间追溯到远古,探究历史源

去蔽、还原与阐释

《去蔽、还原与阐释: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分別从经济解读、文献考证、文体研究、文化阐释和理论探索诸方面,具体展示了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学者多年来积极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涉及从先秦

圣杯与剑

圣杯与剑,ISBN:9787509705872,作者:(美)艾斯勒 著,程志民 译

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诗状况为考察对象,本书侧重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写作观念的更新以及诗歌群体与个案研究等方面,剖析了近二十年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身份的转变、艺术自主性的增强和诗歌批评话语的演化。全书

中文文艺论文年度文摘

本书内容包括:意义生产、符号秩序与文学的突围;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理论是普通平常的等。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下)

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史》以新的方法,从与其他专著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本书从渊源、诗词、戏曲、小说等四个部分24章来展开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探索性的创举,是对

张五常作品系列 第一辑

收录《菩提本无树》、《艾智仁》、《恻隐之心》、《光的故事》、《艺术天才的排列》等文章。

《逸周书》考释

本书上编《逸周书今注》是对《逸周书》第一次全面的今注,今注简明扼要,都是在吸收古今注家基础上而成,使《逸周书》达到基本可读通的地步。下编《<逸周书>词义研究》,是对《逸周书》部分具有语言时代特色的篇章的

灵光乍现

本书一改沉闷繁臃的学术的陈旧表述俗套与定式,采用类似于古希腊与先秦时代的对话体灵思形式与后现代主义的大面积思片播撒方式,通过对八位目前在国内边缘思想与先锋艺术等领域颇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人物的思流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