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地位与消费

《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内容:消费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必要环节,也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消费,是一套身份象征系统,也是一种地位竞争手段。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方式反映了一种

中国式宗教生态

本书通过对青岩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及汉族民俗宗教 、苗族民俗宗教、布依族民俗宗教组成的宗教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和宗教内部各组成成员之间、教徒内心宗教元素之间互动交涉的全面描述,演绎“冲突与融

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3年是中国进入新成长阶段后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一年。经济结构继续调整,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但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国家治理水平和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核电风险的社会建构:21世纪以来公众对核电事务的参与

本书以核电引发的环境风险担忧以及大众对核电事务的参与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书中通过对中国核电发展中的具体案例——广东大浦内陆核电项目进行研究,讨论“风险”这一个在西方当代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在解释中国现存的社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

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

云村重建纪事

本书研究的主旨是社区中的自组织。通过观察民间如何与政府合作从事灾后乡村的社区重建过程,确定一个乡村社区能否发挥自身的力量,最主要的就是看其是否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书中着力探讨了重建过程中一个又

重回单位研究

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单位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以来,便掀起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研究高潮。21世纪伊始,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及社会治理改革话语的不断提升,学界开始出现重回单位研究的呼声。

“肯定性行动”

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action)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旨在消除与补救过去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对少数族裔及妇女等群体歧视的一系列政策与行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从官方到民间,从学者到普

华商淘金莫斯科

20世纪80年代末,一群群中国商人手拎肩扛各种轻工业品前往莫斯科经商赚钱,这些人又被称作中国“倒爷”。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当前他们的生存状况到底怎样?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

深圳女劳务工婚恋状况研究

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妇女来到城市寻找新的生活和工作机遇,她们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城市女劳务工群体,且在社会结构中处于相对弱势。在背井离乡、重新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她们面对恋爱、婚姻、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升和

变迁之痛

本书在对西方失范理论进行系统疏理的基础上,予以新的诠释。将失范范畴作为理论分析工具,探讨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中失范的主要类型、特征、手段、策略及失范的机制。对社会转型前后两种社会控制模式进行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内容简介:哈贝马斯认为,社会既是系统,又是生活世界。社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系统的复合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和生活世界不断理性化的过程。在生活世界理性化的过程中社会子系统会从生活世界

社会变革与稳定

本书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梅尔文·科恩的新著,很可能是国内译介的第一本科恩的书,对波兰和乌克兰在社会急剧变迁条件下的社会结构与人格的跨国比较做了深入、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均值得国内社会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