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与论证

这部理论哲学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讨论心灵的特点、语词的意义、知识的地位、世界的结构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质。作者试着在当代显著的多元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和探索人类心灵与其他自然事物的连续性、真理和实在

虚已以游世

关于《庄子》一书,迄今为止,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其一为分段注释其二为系统的解释。前一种方式往往失于支离,后一种方式则常常失于空疏。本书则力图找到一种居中的路径;其主旨是按照作者自己先行确立的解释

尼采与身体

本书是从身体的角度对尼采进行新的阐发。尼采将自己的哲学定位在 反柏拉图主义、反基督教、反启蒙理性的历史坐标中。柏拉图主义、基督 教和启蒙理性,都对权力意志构成了压抑,使得身体呈现出病态的症状。 尼采试图

哈耶克读本

《哈耶克读本》内容简介: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在其理论建构过程中从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出发,充分论证了自生自发秩序及其型构条件、规则和法治理论、正义理论和宪政理论,系统性

空间哲学

《空间哲学》内容简介:20世纪后期,西方思想界发生了某种“空间的转向”,正如福柯所说,空间不再被当做僵死、刻板、非辩证、静止的东西,而是被看成富有启发和理论生命力的概念。《空间哲学》在回顾20世纪以来空间研

人生难得是心安

<p>从永恒的古希腊智慧到基督教、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吕克·费希及时写就的这部经典之作,从“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去考察哲学史

帕斯卡尔与人生的意义

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人难免要问:“人生的意义何在?”托马斯莫里斯从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莫里斯充满机智和激情的阐释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帕斯卡尔从远处传来的诚挚呼唤。

科学与宗教的对话

本论文集收入了三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学哲学家所写的关于科学和宗教问题的文章。他们提供了一种以对话的方式看待科学与宗教问题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被当作科学与宗教相互对立冲突的证据和口实。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

现象学要求人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观:在尽量不带任何之见的情况下,认真仔细、一线不苟地去描述“看到”、你经历到的内容以及它们的结构,它们的存在方式,它们的形成过程,它们现实进程,等等。这本扎记所涉及的哲学家不

论人的尊严

《论人的尊严》是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23岁(1486年)时写就的一篇长篇讲演稿。是年,皮科就宗教、哲学、自然哲学等方面提出了900个论题,试图在罗马大会上进行讨论,最终,大会因教皇的反对而搁浅,但这篇为开幕式

形而上学论

关于形而上学的书有很多,但是以形而上学为题的书却没有那么多。首先,我在这里主要想做的既不是阐发我个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不是批判他人的形而上学观点;而是要解释形而上学是什么,为什么形而上学对于知识的健全

迷失的范式

应该 停止将自然与文化割裂开来。实际上,文化的秘密存诸于自然中,而自然的秘密也存诸于文化中。应该停止将人简化为“工匠”和“智者”。人把神话和妄想带到了魔法世界中去,原本就既富理性,又富非理性。超越出对生活

郭象《庄子注》研究

郭象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镇。自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开始,汤一介、许抗生、余敦康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前辈学者,都在这个课题做过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王晓毅等人又在这个

托马斯·阿奎那读本

该书是西方8位研究阿奎那的大家的重要文章。托马斯.阿奎拉(1225-1274)是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原创性综合构成了目前最伟大的五个哲学体系之一。他在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

鲍德里亚与千禧年

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并不相信2000年。这样的说法已经够让人不安了。可是,他还有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说法:千禧年可能不会出现。对他千年虫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痴心于记忆、哀悼、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