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概论
《网络文学概论》是我国第一部普通高校网络文学课程的原创性教材。 它的诱人之处在于对下列问题的解答: 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网络文学的媒介和载体有什么特殊性,全书结合大量的网络作品,
《网络文学概论》是我国第一部普通高校网络文学课程的原创性教材。 它的诱人之处在于对下列问题的解答: 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网络文学的媒介和载体有什么特殊性,全书结合大量的网络作品,
《韩南中国小说论集》为“文学史研究丛书”之一,对中国小说作了详细的解读。内容包括:早期的中国短篇小说;宋元白话小说;《云门传》从说唱到短篇小说;《百家公案》考;《金瓶梅》探源等。
《迦陵著作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原是1960年代叶嘉莹鉴于台湾白话诗的弊端而作的,作者希望能以《秋兴八首》为例,展现杜甫诗歌之集大成的成就,作为现代诗人之借鉴。历二十年之久,作者先后搜辑了自宋迄清的杜诗注
【内容简介】 2005年3月7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人们身上的冬装尚未脱尽,而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内却已是一片春意。“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北大—耶鲁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在这里顺利召开。在此后两天半的时间里,以北
在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的基础上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外国文学基础》主要内容:了解世界文明,有各种渠道。“文学是社会的窗口”、“文学是心灵的窗口”,通过各国的文学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与人,是一条形象的、便捷的途径。文学不仅展示一个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内容简介:研究文学制度,或者说从制度的视角研究文学,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其理论根据,还是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从作家的视角研究文学偏重于“知人”,从制度的视角研
风格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一份极其丰厚的遗产。本书首次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对其理论渊源、理论体系、理论特色及批评方式,对体性论、人品文品论、时代风格论、文体风格论、语言风格论
《听哈佛教授讲经典》原名《哈佛经典讲座》,是哈佛大学专门组织本校著名学者对《哈佛经典》丛书所涉及的不同学科以通识讲座的形式作的权威讲解。在《哈佛经典》这部被胡适先生称之为“奇书”的多卷本丛书里,人类有史
《政法笔记》是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英美中古文学博士的笔意,言说国内法治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到知识
《插图本拉美文学史》介绍了:在人们的眼里,文字配上了插图便成了一本浅显的普及读物,谈不上学术的含量。但也并非完全如此,世界经典《堂吉诃德》配上法国著名画家古斯塔沃。多雷的插图便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笔者
《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研究”探讨“8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是如何生成的,它的历史属性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第二部分“文学思潮和批评研究”选取发生在80年代七个重要的思潮现象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 平),ISBN:9787301003725,作者:袁行霈著
有关本书编辑体例,简述如下: (一)本集只收胡适本人的书信,共1644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最早的,起于1907年,最晚的是1962年。内中部分书信系首次刊出。 (二)所收书信均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