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季的立宪团体

清季推动宪政,以立宪团体为主要机关。当时热心推动立宪的领袖人物,无不以组织团体为进行之方。倡导立宪的领袖人物首推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时期的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实开组织团体、推动政治改革之先河。戊

恢宏与古朴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字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本书是历史学专业教材,中国近代史专业的必备参考书。作者有多年讲授经验,本书主要内容有史料概论、近代史料的鉴别、文史工具书、历史档案、政书奏议、报刊、方志、笔记、网络资源等,分类别讲述了研究近代史应该掌

寻找楼兰王国

《寻找楼兰王国(插图本)》用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楼兰古国昔日的辉煌与灿烂的文化。楼兰是汉代西域36国之一,公元5世纪灭于北方游牧人。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荒漠,意外发现佛寺废墟,随

西方音乐史

《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教材:西方音乐史》立足于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展开西方音乐发展过程的阐释。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西方传统音乐发展历史中的各种现象,力求广泛、概括地介绍自古希腊、古罗马到当代的

历史学家与电影

《历史学家与电影》讲述了电影与电影所处的社会时代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马克·费罗(Mace Ferro)在其所著的经典之作《电影和历史》中对此已有过探讨。此后,电影,作为一种分析对象或者说一种写作方式,开始与历史

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

思辨的历史哲学无论中外都是古已有之的,而批判的历史哲学却要从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算起,更确切地说是从布莱德雷1874年《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一书的问世算起。本书是布莱德雷在1874年发表的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

走出晚清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第2版)》从晚清的涉外人物谈起,重新梳理了晚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并由此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中外关系进行论述,希望中国能真正地“走出晚清,走向全球化”。《走出晚清:涉外人

帝系新研

《帝系新研》主要利用了近年来发表的战国时代的楚简材料以及其他出土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了传世文献的记载,对传说时代(《帝系新研》所说的“传说时代”主要指的是夏代之前)的古帝王系统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 《帝系

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

该书是沃尔夫林晚期的最重要著作,对其前期观点有了很大发展和变革,一般艺术史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者只管住其前期的著作,翻译的作品也多属于前期,这本著作对全面了解沃尔夫林具有重要作用。

卫所、军户与军役

本书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以明清时代的江西地区为中心,集中探讨“卫所军户”的户役负担与存在形态。不仅对卫所、军户、军役诸论题有宏观上的认识,同时以明清方志等原始史料为依托,对府级以下地方单位的个别状况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是一部有关历史比较研究之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精炼的慨述。作者哈特穆特·凯博是德国社会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尤为擅长历史比较研究,在本朽中,他结合欧美学界19、20世纪历史比较研究的大量实例,回

营造上帝之城

中世纪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格谜。并不是因为它久远,而是因为那个时代迥然不同的气质。 在那个前年中,千万人在努力实现一个上帝即将君临的寓言,在那一天,凡虔诚的都得救,凡背信的都受罚。 虽然被预言的奇

近代普鲁士官僚制度研究

普鲁士是近代欧洲典型的“官僚国家”,具有独特的规范,官员的法律地位、责任和义务、选拔和培训的方式皆有独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普鲁士的官僚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其特征是封闭、特权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