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最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本书着重讲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

本书是目前西方音乐史书籍中最全面、最具时代性的著作之一。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深入探究了音乐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涉及的历史时期跨距之大(从公元前50000年到2l世纪初)、知识面之广(几乎涉及人类知识

历史学的实践

作为英国近代政治史的权威学者,G. R. 埃尔顿固守19世纪以来的实证史学传统,强调历史学的自律与自足,维护政治史的核心地位,排斥社会科学理论,在治史思想上是保守趋向的典型代表。《历史学的实践》一书凝结了G. R

帝国的迷思

本书的英文版首版于1991年,分析讨论了帝国主义与日本的关系,以及他们自身的国家目标。书中分别对乔治·W·布什总统当政下的美国所坚持的伸张政策、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扩张、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自身也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p>"普鲁士"早已烟消云散,但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今在欧洲仍处处可见。它似乎集诸多矛盾于一身,既代表秩序、正直与宽容,也象征着军国主义。普鲁士王国强盛的时期,正是伟大的《德国民法典》从酝酿到诞生的时期。这个"

1917年俄罗斯纪事

《1917年俄罗斯纪事》以一种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1917年俄罗斯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事件众多,从普通士兵、工人、农民到拉斯普庭、末代沙皇夫妇、普列汉诺夫、克伦斯基、列宁,从二

寻找法律的印迹

本书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三年前又再次孤身上路,去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之旅”——从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到长

20世纪全球史

《20世纪全球史》是美国大学通用的世界现代史教科书,以繁简适度的篇幅,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现根据英文第7版删节影印,并由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撰写中文导读。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21世纪后冷战时代

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

本书详细考察了本世纪初至30年代这段动荡的历史年代北京市市政管理机构的演化、北京市的道路铺设与城市规化、北京市排放污水系统、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建设、北京市供水系统、北京市电灯照明系统、北京市的交通

悖论简史

上帝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如果他不能创造这么一块石头,显然他不是万能的。如果他创造了这么一块石头,那么他将举不起来,所以他不是万能的。上面的这个悖论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逻辑游戏。悖论像是撕开

东海西海之间

《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讲述了:晚清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促成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晚清出使人员通过他们的日记,记录了西方社会生活的大量细节,也记录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真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尝试分析先后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也注意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争鸣,科学技术进步,世俗化

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

《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系为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寿辰而编的美国史论文集,作者全部是张友伦教授指导过的颐、博士研究生,目前多为国内美国史学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