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中州古籍出版社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从思想史角度尝试探讨儒家礼学,引入诸家家族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自然法、国家法等概念分析儒家礼学。 另外,书中还以相当的篇幅,对古代经学思想家郑玄和他的《三礼注》进行了细致的考

荀子

《荀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人性论,二是他关于政治思想的“礼”论。 《荀子》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对《荀子》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国学经典丛书-仪礼

《国学经典-仪礼》,书中记载先秦社会的冠婚丧祭等各种礼仪,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关于礼仪制度的专书,乃中华礼学的渊薮。

文史通义

《国学经典:文史通义》是一部仿《史通》而编的、有一定体系的、能成一家之言的论文汇编。据其自己的设想,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国学经典: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

气论与仁学

《气论与任学》讲述了:朱熹曾列举了格物致知的“用力之方”,他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

尉缭子·吴子

《尉缭子:吴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围绕“刑德可以百胜”之说,广泛论述用兵取胜之道。它强调农战,富国强兵,认为“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制]则国治”,这样才能“威制天下”。它的另一重要观点

国语

《国语》: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在《国语》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国

五经四书全译(全四册)

《五经四书全译》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几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五经四书全译》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几部分内容。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散文集,共二十篇,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讲立身处世之道。全书以说理为主,每篇都不是长篇巨制的专论,而是围绕一个中心集合多则的随笔、札记,其手法是先提出思想观点,然

篆字汇

《篆字汇》一名《六书通》。著名的书法著作。清·闵齐伋辑。十六卷。齐伋探倉颉微旨,就三代秦汉诸篆法,备搜其形体,窮讨春本源,详辨其异同,劳精竭神五十余年,于顺治十八年(1661)成就是书。但原书在流传过程中

弟子规/插图本中国文化启蒙丛书

《弟子规》(插图本)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一段文字为纲,以三字韵语的形式,教导儿童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如何修身养性、行以正道,如何实

楚辞

《诗经》成书三百年后,地处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其作者中最享盛名 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西汉时期,人们将屈原及其后的宋玉等人的作品收集成书,这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二部诗歌总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