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料与视界

这18篇论文大多是作者在前辈时贤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更新史料,扩大视野而取得的新进展。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人华后,在推动西方科学知识传播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韩琦的《康熙时代

宋朝政府购买制度研究

宋朝的和买、和籴、科配之类,以及财政机构的职能、运作等,都是经济史和财政赋役史研究的重大课题,此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处于分散的、零星的状态,缺乏系统研究,存在不少空白,视角也较为陈旧。李晓同志不仅率

西方经济思想史18讲

张旭昆,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全国企业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思想市场论分析知识产品演化的一个模式:以

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

世界史研究的新阵地、新平台,每年两辑,展现国内世界史研究新态势、新成果; 刘家和先生特别题字、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所长Roger S. Bagnall教授寄语。 俞金尧、张强、徐晓旭、刘耀春等多位学者的重磅研究成果首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夏史

本书是“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中的一种。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一套面向大众的、可信的、通俗化的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和著名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12位学者合力奉献,一套12册。 《夏史》自“五帝时代”起,

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

《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详细地论述了西方资本殖民势力对东亚的入侵及东亚各国的应对,沙俄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东亚的大肆扩张和殖民侵略给东亚特别是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东亚各国人民在反对侵略斗争中的相互支持和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是日本关西大学召开的由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ICIS)、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出版史国际学术会议的成果续集。收入《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主要内容简介:沈渭滨先生师承魏建猷、陈旭麓,以审慎思辨、敢于创新的作史风格见长。这本《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基于作者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时开设辛亥革命史课程所撰的讲义整

高郎桥纪事

本书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以档案文献与口述访问相结合,通过高郎桥三家华资纱厂的演变(私营、公私合营、国营)、终结的百年轨迹,展示该厂几代棉纺织职工群体命运与纱厂难解的生死因缘,再现第31棉纺织厂几代职工的

德意志的乡愁

◎图文并茂讲述20世纪德国重要思潮,解码现代德意志政治悲剧的历史和思想因缘,探索后发展国家特殊道路的可能性。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世纪的德国命运多舛。因为“一战”的失败,德国人告别了19世纪

关于爱国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为强大的群众动员力量,但对其历史发展、具体内涵的差异认知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人们往往不加分别地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如何正确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重建这两个术语的初始内涵

印度的发现

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来源于其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尼赫鲁对印度的历史进行重新阐释,恢复了印度人的自信。不仅如此,他还以真挚情感与优美笔调描述了印度的历史、文化、哲学、艺术,重新唤起了印度人的文化自觉和身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