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面面观

《心理面面观:古今人物心理探析》是作者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作品。在书中,作者以其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使读者能够从全新的视角,了解古今中外各个时代各种类型人物的心理

影子对话

在虚拟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最显著的特征是匿名发言的权利,而在匿名权利之下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对话,我称之为“影子对话”——影子和影子之间的对话。我从2006年11月下旬开始进行这种“影子对话”,至12月下旬满月的时候,我

蝶趣

这是一套和动物有关的书,作者都是读者熟悉的当代作家,书中的文字,有小说,有散文,有童话,有报告文学,也有诗,内容多涉及动物,是人和动物的交流,也是人类对其他生灵的观照和关怀。作家在描绘动物的同时,流露

人的秘密

据英国Penguin Books1983年版《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译出。本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所建立的“无意识”学说作了重新描述,并对人与人性进行了独到的探索。

改变世界的观念

享有国际声誉的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多-柯梅斯托向我们介绍自文明以降,形成我们世界的历史与哲学意义上的重大观念。本书凝结并且清晰地阐述175个以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从嗜食同类到禅,从时间到潜意识,从逻辑到

清瘦的日子

《清瘦的日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

《白毛女》七十年

出版说明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白毛女》,这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充满中国韵味的新歌剧,在解放区受到热烈欢迎。1949年以后,《白毛女》被改编成电影、戏曲等,推动了诸多艺术形式的现代化,影响遍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

《巴托克:独自面对第三帝国》是一部不可多得佳作。它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电影。它以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在二战爆发前夕出走欧洲为背景,将巴托克的一生浓缩在他即将跨越法国边境的那个黄昏,从巴托克与跟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2007年出版,集中了诺顿教授和西方以及中国国内对中国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经济学理论为支持,全面描述和评价了中国经济,不但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空白。该书中文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

语言艺术不是语词的拼凑,不是文字的编织,它的本质特点是语言美的创造。语言艺术包括修辞的技巧,作诗的规则,遣词造句安章谋篇的方法,以及宾主、反正、虚实、起伏之类语言辩证法式,包括形式美的法则,包括语体、

征服者

《征服者》,一个存在主义者的革命日记。 作为中国最早译介的马尔罗作品,《征服者》以1925年省港大罢工为背景,着力刻画了革命者加林的形象。加林是瑞士人,他投身革命,是为探求个人存在的价值,摆脱他称之为“荒诞

S/Z

《S/Z》是一本标志性的理论著作,它既是罗兰·巴特文学思想的一次发展,也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一个里程碑。而这所谓的标志性的里程碑,就是罗兰·巴特从过去那种单纯地运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相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熟识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中许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并且得到了1979年以来那些声名鹊起的年轻艺术家的信任。他是20 世纪中国艺术的目击者,也是最早和最持久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

日本汉学史

《日本汉学史(套装共5册)》分为《日本汉学史第1部·起源和确立(1868-1918)》、《日本汉学史第2部·成熟和迷途(1919-1945)》、《日本汉学史第3部·转折和发展(1945-1971)》、《日本汉学史第4部·新的繁盛(1972-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