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上中下)

本书系三卷本《中美关系史》之第三卷,从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关系坚冰写到中美关于“入世”谈判达成协议。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中美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既反映双方的深刻分歧,也凸显了两国间深远和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是元代社会史研究名著,分5章详细论述了元代社会阶级、阶层、种族等级结构及其演变情况。著者注重从经济关系着眼,探求封建主义在元代继承演变的轨迹,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考证严谨,其所讨论

李济文集

《李济文集》(五卷)收入李济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撰写和发表的中国人类学、考古学、上古史研究等论著,以及学术论谈、随笔、序跋、忆旧、书评、未译成中文的外文论著、早年文录等百余篇(部)。其中《中国民

右翼美国

《右翼美国:美国保守派的实力》回顾了保守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历史,对战后保守主义的兴衰及其原因作了剖析,从文化、宗教、历史和人口地理等方面详实地分析了保守主义力量作为一种潮流和运动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

共识与冲突

《共识与冲突(增订版)》是美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西摩·马丁·李普塞特的代表作之一,是当代政治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紧紧围绕共识与冲突这个当代政治社会学的中心课题展开,论述了社会结构与社会变革之间

下城

本书是关于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的著作。作者罗伯特·M·福格尔森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分析:商务区(下城)及美国人对于它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在1880~1950年间发生变化的。作者重现了地铁等快速交通系统的建立、摩天楼

毛发的故事

这是一本有关毛发的最有趣的书。   路易十三因为不愿意每天秃着头上朝而引领了戴假发的时尚;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为了突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定期举办的庆典舞会上,让男臣穿女装,自己则换上男装,

周恩来的最后十年

本书作者曾任周恩来总理的专职保健医师逾十年之久,而那十年恰恰是“史无前例”的年代。十年间作者与周恩来总理朝夕相处,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亲眼目睹了周恩来在“文革”十年中的工作、生活情况。作者运用大量的第一手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以传教士东为序曲,然后系统地了自鸦片战争迄1949年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全部过程。作者通过对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传教士、教案、教会学校的重点介绍和分析,史料丰富、论证严密,充分揭示了传教士在中国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无疑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它确信自然是有秩序、有规律的,确信人的理性能够克服任何障碍。卢梭、伏尔泰、笛卡儿、莫扎特和牛顿是其杰出的代表。启蒙时代也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细说曹操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帝王系列”的一种。曹操是魏王朝的真正奠基人,死后被谥为魏武帝。作者以“细说体”的生动笔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精彩的曹操。作者以独特的见解,颠覆了不少《三国演义》中的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仪礼》与《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近代国人对这两部经典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全面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无论对于社会学研究还是礼学研究,都具有拓宽新视野、开辟新领域的重要意义。作者对于史料删

日本简史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日本的历史中,既有始于几千年前的日中友好往来的历史,也有日本侵略中国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一页。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交流,为了加深友好,了解对方及其国家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完美的红

《完美的红》讲述了胭脂虫红染料的传奇故事,那曾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商品之一。胭脂虫红一直被古代墨西哥人珍藏,直到16世纪,这种染料在阿芝台克人的市场上出售时引起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之后被运到欧洲。胭脂虫红轰

社会主义流派史

本书是一本对近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史进行考察和梳理的学术专著。本书梳理了25条主线,并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建构了社会主义流派史体系,并对每个派别得失成败进行了个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