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道教史

《中国道教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道教史的著作,论述了道教从东汉孕育诞生,直至近代大约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涉及的问题包括道教的教团组织、经典、教理、著名我物、内外丹、养生术、符录咒术、斋醮科仪以

去大后方

今年系抗战胜利60周年,本书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民族工业、高等院校、文化团体、难民大众等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的史实。本书作者与上海电视台同名15集纪录片《去大后方》摄制组一起

向极地挑战

《向极地挑战》主要内容:南北两极的吸引力自然天成。从16世纪起,人类开始试图揭露极地冰原的秘密。哈德孙、巴伦支、富兰克林、史考特、阿蒙森、沙克尔顿——每一个字都代表非凡的勇气、都衍生一则英雄传奇:向大自然

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

本书是一本比较详尽的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的工具书。

圣约翰大学史

本书作者在充分挖掘圣约翰大学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穷数年之力,完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圣约翰大学史》。这部著作将圣约翰大学的历史放到中西文化交流和上海城市社会变迁的双重背景下加以

古希腊众神的生活

《古希腊众神的生活》主要内容:希腊众神在地上诞生。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于得洛斯城出世,赫尔墨斯在岩穴中度过童年,阿佛洛狄忒从爱琴海中浮现,这些回忆伴随着不断关注异教神学的人。有一种希腊神学思想叫anthropo

趣说三国人物

《趣说三国人物》基于对《三国演义》人物的深刻了解,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思维,分别阐释书中近百位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能力与结局。《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在这千年之中,一方面存在着史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

为纪念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策划了“甲午一百二十周年祭”专题。特别约请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海军史研究的姜鸣先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艾尔曼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幼垣

铁路改变世界

本书讲述了创造铁路的人物与事件,如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铁路开通标志着运输工具的巨大变革。揭示了铁路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的巨大影响,铁路不仅联通了各大城市,还史无前例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从巴拿马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选取1956年匈牙利事件作为切入点,详加考察美苏冷战对峙的时期美国对待危机的反应。这次危机检验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推出的美国对东欧“解放”战略的实质和有效性。1956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匈牙利事件的消极

希特勒的女明星

《希特勒的女明星:纳粹电影中的明星身份和女性特质》通过对这三位女影星在纳粹电影中所表现的女性矛盾形象的深人剖析,展现了当时的女明星们如何应对当代女性面临的性别冲突,并就国家社会主义和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

欧陆法律史概览

这是一部大陆法系的最为经典的法律著作,通过对罗马法与日尔曼法、意大利法、法国法、德国法、荷兰法、瑞士法、斯堪的那维亚法、西班牙法、教会法等论述,主要介绍了西欧各主要国家的法律演变史。 本书突破了法学研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概述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途径作了探讨。我国发明的印刷术,先后传入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菲律宾,西传至伊朗,并影响了非洲的埃及

中国造纸史

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在推动中国和全世界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潘吉星研究员一直坚持在纸史领域耕耘,特别偏重对纸史中技术和应用部分的研究,解决造纸技术起源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