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小说美学论稿

如何总结经过近千年中国文化精神熏陶和历史积淀的中国小说美学传统?如何审定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民族特质?又如何认知传统文化负面所造成的小说思维局限?如何在弘扬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握中国小说美学的历史与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本书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系统地加以论述。自先秦至晚清,共分七编,后有小结。著者关注每一阶段时代思潮、社会风气和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背景上介绍文学理论的兴起与汩没,以及各家各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学术界普遍

美国自然主义小说

本书分7个章节,从自然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手,论述自然主义小说的诞生、发展、成熟直至达到高潮的几个阶段,以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家为主,较详尽地论述自然主义小说的发展历程、艺术成就及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竟陵派研究

本书是一部文学流派研究的原创性论著。作者积二十年之功,专门以曾在晚明至清初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竟陵派为研究对象,在发掘、清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其生长环境与形成、发展及实际发生影响的过程,作了征实

大学语文实验教程

本教程以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希望通过多个方面的学习,培养起对母语的感情和信心,激发出自觉意识和责任感,综合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 本教程共设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选文五篇。全书结构如下:以”重新发现

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

“鲁迅与左翼”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课题。其核心命题“鲁迅‘向左转’”,在漫长历史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流动性的,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本书从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这个核心入手,启发我们对待类似左翼文化运动和中国革命

五种形象

典型、现代主义、底层、小资产阶级、无厘头,这几个概念一度在文学史上十分活跃、有的概念汇聚了多种理论脉络,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主角。 本书就是对这几个概念的梳理,内容包括典型的谱系与总体论;现代主义与本土

商人·商业·唐诗

本书主要介绍了唐诗中的商业文学、从唐诗看唐代商人的信仰、从唐诗看唐代诗人的商业思想、唐诗中的行商和坐贾、唐诗中农民和商人对比题材论析、唐代商人对于唐诗的传播等内容。本书题材新颖,史料丰富,可供广大文史

汉魏六朝文选解

《汉魏六朝文选解》从汉魏六朝散文中,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散文史上,汉魏六朝是其重要的演进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创作吸收先秦散文的丰富营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力求创新

原人论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的第一种。作者以“人”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的本源,从“心化”、“生命化”、“实用化”三个层面来阐发人的本源意义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展现,把文学批评史上众多的命题贯串起来

书林清话

本书辑入近人叶德辉书话文字三种:《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和《藏书十约》。

维特根斯坦笔记

《维特根斯坦笔记》又名《杂论集》、《文化与价值》,是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从25岁直到他去世为止所作的格言式笔记精选集,由维特根斯坦的密友、弟子和遗嘱执行人冯·赖特教授选编而成,内容涉及音乐、建筑

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

《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是一部系统揭破海派这个历史之谜的厚重之作。吴福辉的著作引导人们对于海派文化及小说有了一个清晰认知,还大大丰富和拓宽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并展望了京派(乡土)文学和海派文学在继续发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增订版)》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和增补:扩充或重写、改写了部分内容,如沈从文、李劫人、林语堂等部分;新增了穆时英、张爱玲的部分,使之各有专节,并增写了杨逵、吴浊流等沦

《浮士德》研究·席勒

本文集收入董问樵先生的两本代表性专著。《〈浮士德〉研究》上篇分析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指出“浮士德精神”的三个方面,关于翻译的研究以及丰富的相关资料极具参考价值;下篇梳理西方的《浮士德》的阐释和争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