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复旦大学出版社

安星法及推断实例

中国由晋代起,即有玄空与斗数的秘密传授,这种传授,今日称为“中州学派”。据说由晋代的郭璞开始成立,及至明末,有蒋大鸿出,融合道家与儒家,将此发扬光大。 中州学派每代只传一人,虽有旁支,但未得全部教法,于

翻译和阅读的政治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部分论文,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精到的阐述能力。全书共分六辑。前五辑分别涉及海外汉学、批评理论、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和批评,

严浩电影讲座

柏林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 最佳导演严浩手把手教你当导演 三十余年拍片经验与心得体会倾囊相授 严浩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电影的先锋性人物,曾凭《似水流年》、《滚滚红尘》、《天国逆子》与《太

赚多少才够

《赚多少才够:财富与幸福的哲学》内容简介:只有金钱却没有快乐是什么样子?毫无意义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是否正困扰着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赚多少才够?你是否焦灼于股市、房市,只考虑如何能够赚更多的钱

艺文私见

本书所收三个文学专论,《小说论》1926年1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初版,《戏剧论》1926年7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文学概说》1927年8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虽然简略,但要言不烦,深得文学创作的要领。本书收取的作

喝午茶――米舒随笔选

内 容 提 要 本书系米舒先生步入中年以后所作的小品随笔荟萃,共 130篇,分为八类:花鸟山水、情思印痕、人生感悟、书斋断想、影 视体坛、读书趣闻、史海风云、人物访谈等,几乎涉及了现代人生 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

最耐读的是人――周玉明名家采访随笔

内容提要 一批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家 走过了怎样的成功之路?他 (她)们经受了几多风雨,几多 磨难?他(她)们的瞩目成就凝 聚了多少酸甜苦辣?本书以散 文、随笔的风格真实地描摹了 这些艺术名流奋斗、追求的历 程,

走进国会山―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亲历

该书通过“风雨洗礼国会山”、“高低贵贱论两院”、“议员不听党的话”、“想当主席熬白头”等诸多方面,叙述了国会山的概况。

心路小识――江曾培随笔

内容提要 本书集结的随笔百余篇,多数是作者近年的新作品。这些 作品,从各个层面切入当今现实,观照生活奥妙,探讨文化理 念,体察人间真情,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异采纷呈的时代画卷, 表达了商品大潮之中人们对自身的

王中文集

文集收录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原理、两个“新闻”概念的理论,关于新闻与意识形态、新闻学与宣传学关系的论述,关于中国报业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杂文和访谈30余篇。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中教授经过认真调研和深入思

下江南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内容简介:“下江南”这个书名,借用了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一篇论文的题目。所安教授说,东晋北方来到南方的贵族移民需要一个想象的南方平民的文化世界,他们“下江南”,是进入了一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是潘雨廷先生一九八六年一月(《补遗》延伸至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间的主要谈话记录,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以及科学与宗教,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潘雨廷先生毕生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

另一种理想主义

《另一种理想主义》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

纸上苍凉

《纸上苍凉》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

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

《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