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复旦大学出版社

隋唐小说研究

《隋唐小说研究》是日本知名学者内山知也的代表作,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原书初版于1977年。此番经中日两国学者的共同编理,首度将中译本呈现给中国的读者。全书共分六章,分别就小说的概念、作者与读者、构成与文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目录 序: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陈思和) 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 开拓启蒙·改良生存·中兴融会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历史发展三段论 《海上花列传》: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

晚明以降才女的书写、阅读与旅行

本书收的研究对象大致是晚明至20世纪上半叶以江南为中心的闺秀作家。书中记录了西方人到来之前中国女性文学文化产生的多种变革和发展,包括从写作到编辑,从诗歌到小说,从国内旅行到国际旅行,从男性导师缺席到围绕

现代如何“拿来”

《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所收三辑,以“现代如何‘拿来’”为贯穿的问题,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大都为笔者置身当代社会、文化、思想等变革语境下的理解之声。

语林采英

本书是著名作家秦牧先生的代表作,书名寓意:在语言的“树林”里,采摘几朵鲜花。全书从如何掌握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手段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探索了文学语言艺术各方面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幸存者言

《幸存者言》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

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

傅光明先生的新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是一部奇书。这部散文叙事所讲述的老舍与赵清阁之间的感情故事。 《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这本书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从2009年底到2011

一个人的爱与死

本书为作者对鲁迅的一些专论与述评,其中包括”鲁迅的反抗哲学及命运”“五四、鲁迅与胡适”“鲁迅三论”等文章。作者在对鲁迅深入研究多年的基础上,力图为广大作者还原一位真实的鲁迅先生。

诗铎

編者弁言 歷時一年有餘,《詩鐸》首輯終於付梓。這裏面,凝聚著本刊的顧問、編審、編委、作者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她的朋友們的心血。《詩鐸》編輯過程中的每一件工作,每一項建議,都是一個難忘的故事。 首先要說的是,

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学史》是我国第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所叙述的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简史,严格地说,应称为汉语言研究简史。它详尽地论述了中国语言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及研究成就,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语文研究

古典诗学会探

一、 此书缘纪念陈允吉先生荣休而辑,属复旦大学中文系计划刊印的同类丛书之一。根据陈先生本人的意向,确定本书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主要探涉对象,诚请学界师友同仁高情惠稿,相与切磋论学,交流研究信息,俾通过一种

京派文学的世界

“……诗在他们变成了避难所,逃出了丑恶的现实的唯一去路;大家带了一种绝望的热忱而直奔那里。……他们只带来一种美学,而不带来一种新的伦理学。” 介绍京派文学群体兼及各文体创作实践。

《传习录》精读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之“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上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著作。 本书是关于《传习录》的精细解读,作者舍弃逐条逐句的解读方式,

论语直解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著《论语》全本的今注今译。内容包括:(1)解题。勾勒《论语》二十篇中每篇的主题思想,或阐明论述的几个问题,或分析孔子所持的观点,理清其内在的逻辑结构。(2)原文。每段摘录,并加以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