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本书内容:道教为根据中国固有文化所创设之宗教,其立教的过程,追溯历史约可划分为十个演变时期。 (一)中国上古代文化一统于“道”。乃原始观察自然的基本科学,与信仰天人一贯的宗教哲学混合时期。约当公元前四、

鲁迅评传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学术力作。首次附录了曹著《鲁迅年谱》、《鲁迅生平和著述年表》,凡二十万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资料和鲜为人知的轶事。并向人们诠释了三个不同的鲁迅,还对当下流行

日本电影大师

日本影史名家辈出,杰作无数,如何去芜存菁,最快时间掌握日本电影的发展变化,了解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及其名作,《日本电影大师》是一本非常合适的书。作者抽取日本电影三个黄金时代的代表性导演共十位,通过分析

诗骚一百句

我读诗骚 邵毅平 依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分类法,《诗经》是“经”之一,楚辞位居“集部”之首,都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我来说,这种分类法,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经典”观念,却没有任何意义。在我的心目中,《诗经》

共和与自由

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式,从新闻思想、新闻事业、新闻文化的综合角度,考察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重在指出,在新闻自由从思想确立为制度的过程中,既有古典共和主义和英国传统的影响,也是美

家训一百句

目 录 卷前小引 葛兆光 为人处事的经验与智慧 韩昇 家教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要有一副坚强的体魄 溺爱孩子是慢性毒药 聪明的孩子容易挫折 聪明反被聪明误 品德、胸怀与见识 品德重于才能 志气和智慧 淡泊明志,宁静

性别·城市·异邦

本书选录了作者在“女性主义批评”、“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以及“异国形象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论述,融合主题学、形象学和性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每一辑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中西文学经典的阐释,体现了中西文学在“性别”、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

本书所选论文,包括“文学社会学”、“德国‘接受理论’”、“文学形象学”、“国际汉学研究”四个部分,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亦有个案研究,另有观点质疑。在理论和个案阐释中,作者具有明晰的问题意识,

繁星点点:都德短篇小说选

看得见风景的新译本 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作品选(文库本)出版说明 独特的翻译塑造作品,塑造译者,也塑造读者。 就像——林少华以优美的中文让读者一直以来爱着一个并不存在的村上春树;潘帕半路出家,从《芒果街上的小

符号学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一本论文集,含作者的八篇重要论文,体现了作者20世纪60年代末对文本理论、肢体符号学、对话理论、复量符号学等方面的符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这本书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我对沈从文这个人和他的文学、思想、文化实践的基本理解,我希望这个理解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和二十世纪的历史对话,也和今天的现实对话;二是谈沈从文的杂文物研究.不必讳言我是这个领

人文学概论

《人文学概论》由沈君山编著。一个人在学校里求学,第一要养成思考的方法。常常有同学问:我们天天忙着做习题、写报告,将来到底有没有用我想,把做学问当作终身职业的人,毕竟不多,那些艰深的公式和理论,大多数人

制度、思想与文学的互动

成玮编著的《制度思想与文学的互动--北宋前期诗坛研究》与李贵的论题有些重合,但却表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他在上编抓住诗学观念、文人分布和诗体发展三个重要因素,从制度、思想和文学的互动关系入手,清晰地描述出宋

媒介与文艺形态

在当代文学中,1949一1966年的文学现场具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作为“组织形态”中极重要的一员,《文艺报》既是“转折”的产物,又是其催生者和见证者,不但目睹了文学形态中鲜明的政治社会化特征,更深入参与了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