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天文学家

一五三四年,巴黎。一位来自天主教蒙台居学院的少年学生被路德教极端分子杀死在街上。他本是宗教审判所安插的信使,当时正在传递一份文件。审判官选择了这孩子的朋友、同学阿莫里•德•法韦日——萨伏伊公爵的私生子,在

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导论》讲述了: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必须经常进行论证。证成、反驳和说服是论证的三大目标,而说服是论证的最终目标。亚里土多德认为,说服有三种工具:理性(Iogo

中国游侠史

本书纵则溯原始、析名义、辨分歧、述流变,描绘游侠共时代风习相为迁化之情形;横则由游侠之服饰佩戴、谋生方式,进而综论其人格精神,更比较以西洋骑士、东瀛武士,显示其种生存样态。

中国游仙文化

本书综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彼此消长,特别是作为本土化宗教的道教之于古代中国人的深刻影响,对传统游仙文化从观念形成到表现形态,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对社会各阶层在接受他道思想和游仙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生活理想和

社会天文学史十讲

《社会天文学史十讲》所揭举的“社会天文学史”是作者过去十多年来所尝试开创的新兴研究方向。《社会天文学史十讲》从星占和择日这两个古代天文家相当重要的职掌出发,试图还原古代天文的真实面貌。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

中国人口史

本册为第一卷,论述了人口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中国人口史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以及中国人口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探讨了研究中国人口史的意义,还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周期和周期性、20世纪开始的人口转变

自由的历程

在这个高度岽尚个人自由的国度,甚至法律都不禁止焚烧国旗,但是美国民众美国意识之强烈,令世人吃惊。一个建国仅仅两百多年,几乎完全是由移民构成的国家,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那么多逃离自己母国来到这片新大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抵集中在晚明到清初这一段,它们基本上与“明清思想的转型”这一个大论述息息相关,但是作者刻意挖掘前人所忽略的问题,故书中所处理的人物、材料、主题,不一定都落在一般熟习的论述范围之内。由它们

国史概要

本书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

西方文明史读本

本书介绍了漫长的西方文明史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几千年前肇始于古代近东河谷地带的农业村落一直到现代社会。本书广泛介绍了历史学家所使用的材料、他们解释历史证据的方法以及他们在研究长达六千多年的西方文明演进中

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

本书是19世纪法国思想史上的杰出代表弗朗索瓦•基佐(Francois FGuizot)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名自由主义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基佐有选择地阅读历史,并坚持历史的延续性和长期格局,指出在法国乃至欧洲,自由是古老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侧重于文明史的视角,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叙述了世界古代诸文明及欧洲中世文明的兴衰历程,并揭示其主要特征。作者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并吸收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执教和研究心得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

唐朝文化史

徐连达,1931年生。浙江省临海市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专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及隋唐史,发表有关论文多篇。著有《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为已故陈守实教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