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复旦大学出版社

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

宋代以来,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得到加强,为了能更有效地支配全国各地,中央王朝通过制定祭祀政策对各地民间信仰现象进行干预、指导,加强了正统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的渗透。那么,在中央祭祀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的

兰克史学研究

本书在详尽梳理国内外研究兰克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兰克史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兰克史学的“如实直书”、“上帝之手”,以及兰克史学的政治性的真正内涵,并阐释了兰克史学的世界影响及其中国回响。作者认为,

国史精讲

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名师精讲”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是樊树志教授在《国史概要》(第三版)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改写完成的。书中涉及的内容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与以往史学类著作以社会发展史模式为主的写法不同,本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北宋政权崩解后,继起的南宋高宗政权既需要快速有效地清理内部诸政治势力,重建朝廷威权,也必须思考如何应对敌国金压境的威胁。本书作者寺地遵教授引入政治学的“政治过程论”作为研究方法,细腻地描述了建炎元年(11

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

前言 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由于知识的存在,而得以超越单纯的感官体验。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西方新知大量涌入,深刻地改变了国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对于当时习惯了传统“经、史、子、集”

日本电影史

佐藤忠男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资深电影学者,有着长达六十年的电影评论与研究生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本书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集大成力作,构思四十载,执笔二十年,堪称迄今结构最完备、材料最翔实、观点最权威的日本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有关司马迁的历史资料其实很少。要想了解司马迁,最好的办法是用心去阅读他的《报任安书》和《史记》;要想真正享受蕴含在《史记》里的古朴雄伟以及它无法言传的美,只有自己从“耳食之人”变成原始文本的阅读者。

行观中国

朱莉丽助理研究员的新著《行观中国——日本使节眼中的明代社会》,是文史研究院“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的第一种。该丛书收录有关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学术著作,尤其鼓励跨越艺术、宗教与历史多

书信与日记里的新文化运动现场

此书采用了近似编年体史书的写法,从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刊行第1卷时名为《青年杂志》)创刊肇始,收笔于1917年7月胡适抵达上海,中间穿插若干对往事(可视为《新青年》的前史)的回溯,作者专注于貌似琐屑、却能

西方史学通史 第一卷 导论

《西方史学通史第1卷:导论》内容简介:本卷阐述西方史学诸元素,从总体上勾画了自古迄今的西方史学发展进程,并反思西方史学自身的历史,注重探讨西方史学与相关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联系,以及它在输入中国后所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作者对大学人文学科基本教育和专业训练三个阶段的理解是“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如今大学越来越多,条件不一,水平参差,指导者的路数不同,不同学校培养研究生的

中国通史教程.第3卷,元明清时期

《中国通史教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撰。 重点撰述如下历史过程: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统一的中国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和各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形成与发展。这

中国新闻史新修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已出版多本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本集大成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上编”、“中编”和 “下编”分别叙述了“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

泊下的记忆

《泊下的记忆:利物浦老上海海员口述史》是世界上第一部真实记录这一特殊群体特殊历史的著作。一度有几千人的利物浦老上海海员社团,曾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华人团体。二战期间,这一团体的成员都做过海员并为英国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