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文明研究
本书为李学勤先生的论文集,收集了作者在2009、2010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演讲以及一些序跋和短文,主题所涉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与文化,牵涉不少复杂费解的学术问题,是李先生最新的科研成果。
本书为李学勤先生的论文集,收集了作者在2009、2010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演讲以及一些序跋和短文,主题所涉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与文化,牵涉不少复杂费解的学术问题,是李先生最新的科研成果。
本书突出了对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从语源、历史地理、文献学等角度的介绍。彼此缺乏直接交往的东西方古文明之间,对对方的记载更多的是绮丽的幻想。从幻想——西方文献之镜——中中国形象的历史里,可以看到的不只是对方的
《哲学史教程》是文德尔班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哲学史著作。这部著作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史,对于研究西方哲学史以及文德尔班本人的哲学思想,
《史记半解》是由清人汤谐于1713年完成的一部对《史记》的评注。汤谐,字展文,号怀村,主要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汤谐用四十年的时间,广泛搜集前人对《史记》的评注,对《史记》130篇著作的68篇进行注解,其中“本纪
“汉字”内部蕴藏着自身特有的张力,它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变异,从而与自己所处的语境相协调并展现不同的价值意义。“汉字”传入日本列岛之后,其“音读”和“训读”随着日本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样
本书是享誉西方的历史学家和史学理论家克罗齐的力作,可视为《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的续篇。克罗齐按内在逻辑联系,将系列论文重新排序编辑,结合20和30年代特殊历史条件,深化并完善其历史观和史学理论。全书共分八
该书是一部编年体的大部头经济思想史著作。作者罗思巴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奥地利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经济思想史的结晶,系在作者去世后由其在冯米塞斯研究所的同事整理出版。本书最大
立山通过实地走访和查证资料,还原了要离、曹沫、朱亥、荆轲等先秦时代九位刺客的悲壮人生。刺客在作者笔下不再简单地被定义为凭蛮力复仇的小人物,而是具有了爱恨情仇交织的复杂人格。作者通过追寻他们的足迹、想象
本书主要讲诉佛教转轮王作为神权与王权之间的纠葛故事,作者从武则天的七宝之谜讲起,到印度阿育王的传奇故事,以及历史上贵霜王国,说明了转轮王信仰与中国图景以及东亚世界政治起伏的若干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丛书
《七至八世纪赴日唐人研究》是一部关于七世纪到八世纪赴日唐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葛继勇以《日本书纪》、《续日本纪》为中心,结合其他各种史料和文献记载,对七世纪到八世纪赴日唐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一部精心编
本书以《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和《西北史地论丛》两部名著为底本,从黄文弼先生的全部历史研究和考古著作中选择最重要的论述部分,摒除图版、说明以及一些次要繁琐的部分,编选而成。作者在进行历史论述时往往包含着
钱穆先生在本书中体现出的过人之处是以史治经,林语堂曾言:“钱先生也是做考据的,而他的考据方法与人不同。一句话说,可以说是以史治经。”纵观全书,诚如是也。大凡经学家治经,往往容易囿于门户之见来争学术是非,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
承载英吉利民族精神,开启法治文明先河。《大宪章》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成文宪法文本,自1215年起,距今800年来一直是各国近现代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立法蓝本之一,它与美国宪法一起构成了
《史记通解》,全书共九册,约计450万字。通解行文采用精善读本金陵书局张文虎校本为底本,与中华书局点校本对照,并做全新的技术处理。增加了结构段的划分,在译文中括注段意,推出新意。 全书体例包括序论、五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