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可能性的艺术

可能性的艺术

作者: 刘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4

价格: 82.00元

ISBN: 9787559848048

页数: 384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一个和平“爆发”的年代?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预言?

……

面对林林总总的政治问题,作者带领我们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就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名人推荐」

比较政治学当中的“比较”,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研究的视野。当你把你所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的视野”。

比较的视野本质上是一种俯瞰的视野,从“此时此地”抽离,来到多样性的“上空”,从宏观开始领略,然后慢慢聚焦到微观,也就是从森林开始,慢慢聚焦到树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管你在分析多么具体的问题,在你脑海的深处,始终有一种比例感,有一片隐隐约约的森林,它提醒着你,你所见到的只是现象,而现象未必是真相。

可能我思考得越多,就越相信,智慧的本质就是对事物比例的公正判断。

——刘瑜

以比较的视野辨析相似与差异,从妙趣横生的事例引向缜密的逻辑推论,澄清认知的盲点和误区,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抵达高深的学理分析,最终揭示政治世界的种种奥秘。刘瑜的写作天赋与学术训练功力都已为人所知,在这本书中,二者达到了几近完美的融合,为我们呈现出真正深入浅出的典范。

——刘擎

什么叫“可能性的艺术”?在这个年代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整套影响我们生活、塑造我们日常社会行为的政治制度,还有什么可能吗?

人类历史上所有政治制度的出现、形成、演变的空间何在?很多时候要透过比较才看得到,而由刘瑜老师来讲述,则是再精彩不过了。

——梁文道

「编辑推荐」

★ 学者刘瑜比较政治学新著。继《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出版近10年后,政治学者刘瑜新作出版。在保留其理性而灵动的语言风格、清晰而缜密的逻辑叙述的基础上,这一次,她带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政治,从高处看国际格局,形成广阔的俯瞰视野。

★ 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比较视野。围绕比较政治学两个核心维度——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将不同国家、地区、古今纳入其中,带来全方位的比较。同时,书中不仅有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析,也有对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国、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绍;在分析经济发展、民主转型的成功案例时,也会剖析失败案例,以此突破认识的偏见,将当下问题纳入历史长河,以历史为尺度,形成看问题的比例感,跳出现象,对问题做出公正的判断。

★ 政治在社会中,从政治之外看政治。“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本书通过分析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带我们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途径,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

★ 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化为通俗的讲述。本书基于作者在看理想平台的音频节目而成,保留了作者通俗的讲述风格,同时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优秀的写作能力以及对现实的敏锐分析,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以易懂的方式讲给我们听。

★ 对多变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思考,形成社会洞察力。比较产生冲击,冲击带来思考。政治的多变与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它的思考很难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不断重返基本的道德问题和历史经验,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将“此时时刻”和无数的“他时他刻”联系起来,以此形成明晰的社会洞察力。

★ 于差异中寻找规律,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将每个国家编织在同一网络下,以此理解他国,也照见自身,于差异中寻找规律,进而定位现实,理解我们自身。

目录:

序 言 可能性的艺术:通过比较理解政治
第一章 全球视野
1. 政治比较的维度
2. 和平的“爆发”:一个黄金时代?
3. 天下与我:国际格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4. 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经济后果
5. 为什么瑞典也如此排外?全球化与文化反弹
第二章 政治转型
6.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1)
7.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2)
8. 法国往事:转型浪潮中的第一艘泰坦尼克号
9. 埃及: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10. 南非:转型何以软着陆?
11.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1)
12.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2)
13. 伊拉克:铁腕强人是救星?
第三章 国家建构
14. 什么是国家?从墨西哥的毒贩集团说起
15. 为什么要“重新带回国家”?比较政治学的轮回
16.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战争
17.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文官制与国家
18.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1)
19.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2)
20. 国家建构的瓶颈:阿富汗的悲剧
第四章 政治文化
21. 韩国电影中的革命:观念的水位与制度的变迁
22. 何为民主文化?泰国困局
23. 恶真的平庸吗?暴民考古学
24.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1)
25.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2)
第五章 政治经济
26. 智利:皮诺切特之后
27. 委内瑞拉:如何毁掉一个国家?
28.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1)
29.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2)
30. 政治的可能与不可能
参考书目
· · · · · ·

相关推荐

厌女
2025-03-05 1.3k
敬愛的領袖
2025-03-04 1.2k
臣服实验
2025-03-04 1.2k

评论

2024-04-26 02:17:32
书香人发表
《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以宏大的视野和清晰的逻辑分析,带我们跳出惯常的思维局限,从高处审视全球政治格局。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转型及国家能力进行对比,层层剖析,逐一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政治世界。通过对众多案例的研究,本书让我们明白政治的本质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自身,于差异中寻找规律,这样的思考方式无疑能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
2024-04-26 02:17:32
思辨者发表
《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刘瑜的文笔和分析能力。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政治问题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书中提出的“比较的视野”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让我跳出固有思维,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政治现象。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本书揭示了政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让我们明白没有一成不变的政治模式,只有适合特定社会的最佳选择。
2024-04-26 02:17:32
求知若渴发表
《可能性的艺术》是一本政治学的宝贵读物。作者刘瑜以敏锐的眼光和深厚的学识,对当代政治格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解读。本书涵盖了政治转型、国家能力、文明冲突等多个重要议题,作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得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书中提出的“政治在社会中”的概念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们跳出狭隘的政治视角,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来理解政治现象。
2024-04-26 02:17:32
读书人发表
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是一本内容充实、引人入胜的著作。她以宏大的视野和严谨的逻辑,带领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政治问题。作者深入浅出的文笔让政治分析不再晦涩难懂,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书中探讨了民主问责、国家能力等核心概念,通过对众多国家的比较研究,让我们对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和演变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为我提供了看待政治世界的全新视角,值得细细品读。
2024-04-26 02:17:32
爱思考的人发表
读完《可能性的艺术》,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用一种“比较的视野”来看待政治现象。作者刘瑜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政治世界。这种比较分析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也让我们明白政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书中关于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的讨论尤为精彩,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著作。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