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6辑)

作者简介:
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被评为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视觉文化与美学转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代表作有《视觉文化的转向》《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审美现代性批判》等。。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陶东风学术自选集》、《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曾经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访问。
内容简介:
本辑《文化研究》共推出了六个单元,既有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也有西方前沿理论的译介。其中,“学术话语的文化研究”专题着重于讨论当代知识生产中话语问题;“空间阅读”专题围绕着近些年来十分流行的空间研究主题展开;“跨文化研究”专题聚焦于自我与他者的复杂交错关系上;“数字人文”专题反映了技术革命对古老的人文学科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目录:
主编的话【陶东风】
专题一学术话语的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王晓路】
种族身份与种族话语之悖论
——对美国非洲裔文学理论建构与解读范式的质疑【王晓路】
从术语的互文看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突围【刘岩】
南大洋的海岸
——逐步迈向具有现代性特质的世界社会学
【〔澳〕瑞文?康奈尔著詹俊峰译】
趣味与日常生活【张意】
何为身份认同研究?【凌海衡】
专题二跨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周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