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南腔北调

南腔北调

作者: 郑子宁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出版时间: 2022-4

价格: 48.00元

ISBN: 9787556709595

页数: 290 页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一本你能“读出声”的书!

各地趣味方言话题,解锁中国历史文化。

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编辑推荐

◎继《东言西语》《中国话》之后,郑子宁又一语言学科普力作!

◎趣说各地方言话题,解锁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发现更本真的中国。

◎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你熟悉的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古人说话究竟是怎样的?

——没有汉语拼音,古代中国的字母是什么样子?

——“洪武大移民”对今天云南、宁夏、四川等地的方言有什么影响?

——张居正指正万历皇帝的读音反倒闹了笑话?

——周公姬旦名字的读音真的和“鸡蛋”相同吗?

◎你真的了解这些地名吗?

——为什么瓦窑堡的“堡”读bǔ,十里堡的“堡”读pù?

——“六安”为什么会念作“lù 安”?

——唐朝的“矩州”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贵州”?

——“乐亭”“获鹿”到底要怎么读?

◎网络流行语的读音有没有道理?

——把“小公主”说成“小公举”,“猪猪”说成“居居”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把“鞋子”说成“hai 子”,“上街”说成“上gai”?

——上海人为什么把“生煎包”念作“双肩包”?

——“恰烂钱”的“恰”是怎么从“吃”演变过去的?

◎你知道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常识吗?

——北方话里的卷舌音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带进来的吗?

——“胭脂”其实是错别字?

——“粳米”的正确读音应该是“gēng米”?

——“霓”的声旁为什么会是“儿(兒)”?

★内容简介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读者在收获语言学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里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目录:

▎清浊:字母的前世今生
要想强国,先学吴语?
吴语中的浊音如何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字母?
陕西人把“稻子”念作“讨子”是怎么回事?
▎卷舌音:最具争议的卷舌音
北方话的卷舌音是其他语言带来的吗?
把“小公主”说成“小公举”是怎么回事?
南京式卷舌音是怎么影响到云南、宁夏等地的?
▎腭化:“鞋子”“孩子”与“上街”“上该”
四川人为什么把“鞋子”说成“hai 子”?
天津的“双港”要读成“双 jiang”吗?
陕西瓦窑堡、吴堡的“堡”为什么读“bǔ”?
张各庄、李各庄的“各”是怎么回事?
北方说的“来 qiě 了”是什么意思?
▎声调:老外说汉语最大的障碍
是不是记住 12431,就可以普通话转河南话了?
广东话的声调为什么比普通话多出一倍?
“六安”为什么会念作“lù 安”?
▎尖团:梨园人念念不忘的一条铁律
你说话“新”“欣”不同音吗?
太原人语多不正?
福建话为什么把“枝”说成“ki”?
▎鼻音:只要说汉语,就前后鼻音不分
南方人说话前后鼻音不分?
前后鼻音不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山西人爱吃的“擦尖”真是“尖”吗?
上海人为什么把“生煎包”念作“双肩包”?
n、l 不分是南方人的说话特征吗?
上海人为什么自称“上海宁”?
▎轻唇化:“胡建”“扶兰”与“一蚊”钱
“hú 建”人为什么发不出 f 这个音?
广东话的“一蚊”钱与“Ip Man”有什么关系?
▎元音:各方言都搭乘过的“列车”
广东人为什么把“鸡”说成“gai”?
“胭脂”其实是错别字?
唐朝的“矩州”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贵州”?
“远上寒山石径 xiá”的读法有没有道理?
湖北人、云南人为什么把“去”说成“ke”?
为什么这么多人把“疫情”说成“yu 情”?
· · · · · ·

相关推荐

厌女
2025-03-05 1.3k
敬愛的領袖
2025-03-04 1.2k
臣服实验
2025-03-04 1.2k

评论

2024-04-26 04:08:03
知秋一叶发表
《南腔北调》是一本妙趣横生的语言科普书,郑子宁老师用生动活泼的笔触,带领我们探索中国各地方言的奥秘。书中精选了31个大众熟悉的趣味话题,从古人的语言习惯到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涵盖了语言学的方方面面。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文笔相得益彰,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收获语言学的真知灼见。读完此书,不仅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对语言学习的热情。
2024-04-26 04:08:03
书海泛舟发表
《南腔北调》的视角新颖独特,从方言这一窗口窥探中国历史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记忆和传承。郑子宁老师巧妙地将31个趣味话题与方言流变联系起来,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语言学与历史文化的大脉络。书中既有对古代方言的考证,又有对现代方言的解读,读来引人入胜。通过方言,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地域多样性,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博大。
2024-04-26 04:08:03
浮生若尘发表
《南腔北调》是一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刷新了我对方言的认识。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方言背后蕴藏的丰富语言学原理。书中探讨了方言的形成、演变和分布,从词语的读音、语法结构到文化背景,无不透露出语言的魅力和奥妙。特别是作者对网络流行语的解读,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让我对这些看似随意的词汇有了新的理解。读完此书,我不仅提高了语言素养,还对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2024-04-26 04:08:03
醉墨轩发表
《南腔北调》是一部语言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并重的佳作。郑子宁老师以娴熟的文字功底,将31个趣味方言话题娓娓道来,既有严谨的学术考证,又有生动的趣味故事。书中对地名、古语、网络流行语等方言现象的解读,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了语言的博大与精微。此外,作者还从方言中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知识,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2024-04-26 04:08:03
竹林听风发表
《南腔北调》是一本既有趣又长知识的书,打破了我对语言学的刻板印象。作者通过一个个活泼生动的语言现象,带领我们探索方言的奥秘。书中涵盖了方言的方方面面,从方言的形成到方言的流变,从方言的词汇到方言的语法,无不透露出语言的趣味和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穿插了大量有趣的方言小故事和网络流行语,让语言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易懂。读完此书,我不仅对方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新的感悟。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