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临水照花人

本书是台湾文化名人蔡登山对张爱玲和其小说《色•戒》的历史背景的考证和评价。作者通过对张爱玲小说《色•戒》的史料钩沉,层层剥离出小说虚构的原型,认为张爱玲写易先生和王佳芝,其实是了断自己与胡兰成之间一段失

《观察》文选

《观察》创刊于194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后一份同人刊物,也是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刊物。唐骋华先生选编的《观察》选本以岳麓书社的六卷影印本为底本,以1946年9月创刊至1948年12月被禁的《观察》为范围,分

苦雨斋鳞爪

此书为作者近年新发现、整理、考证的有关周作人的史料论集,分三辑撰写,对于今人清晰了解苦雨斋主人周作人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其中涉及周作人“落水”前后的一系列事情的多篇文章,很有价值。

《申报》通信集

本书为民国时期著名报刊《申报》之《读书问答》栏目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往来通信集,按通信当时在《申报》上发表的时间为序,所谈内容主要涉及读书的方方面面,包括读书的目的、方法、途径、功用等,同时也谈论了当时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

本书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明确地揭示了乾嘉时代的“道论”思想,在近百年的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的成果中,第一次明确地从理论上阐明了乾嘉时代哲学的整体性特征;其二,从语言哲学、实证哲学的独特视角研究乾嘉时

鲁迅笔名索解

一 自序(1) 二 鲁迅的原名(11) 周树人(12) 三 鲁迅笔名索解(15) 1898年戛剑生(16) 1902年树人(18) 1903年庚辰(20) 自树(22) 索子(24) 索士(26) 1907年令飞(28) 迅行(30) 1910年树 (32) 1912年黄棘(34) 周

陆克文传

《陆克文传》主要内容:2007年11月,陆克文当选为澳大利亚第26届总理。他是西方政要中第一位精通中文的国家领导人。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任职。他从小就对中国的古老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成人

国士无双伍连德

《国士无双伍连德》简介: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人科学家中第一位为世界所推崇者。自1907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其一生丰富多彩、曲折坎坷,是从晚清到民国许多

文化十日谈

本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 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古今、纵横捭阖,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

庐隐全集

庐隐(1899—193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著名女作家,民国时期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福州三大才女”之一。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和艺术风格,庐隐曾在当时文坛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她短暂的35年

北京的莫理循

《北京的莫理循》是根据澳大利亚作家西里尔•珀尔的同名作品翻译而成的。原作基本上是依据莫里循的日记所写的传记。莫理循从1897年开始作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1912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在中国生

心的视界

本书是被誉为“华人摄影第一人”的摄影大师柯锡杰先生的“摄影+文字”作品。作者看似随意写来的随笔文字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摄影大师关于摄影、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思考,传授了他的经验,并阐释了他的心灵感悟。在人生、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大约一年以前,黄远振老师向我提起他有志写一部英语教学法的意向,我立即鼓动他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来写。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他这项艰巨而颇有意义的工作,写成了《新课

思远道

在一个所相信的东西与现实相当冲突的时代,陈嘉映学会去思考。因为思考走上了刨根问底的道路,于是他成了中国现象学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现象学、关于语言哲学,关于感觉分析,这些文章在在体现了作者对于西

书淫艳异录

<p>本书是叶灵凤在上海《辛报》和香港《大众周报》所开性学书话专栏“书淫艳异录”的文章的首次结集。甲编为上海部分,乙编收香港部分。所记性学奇闻趣事,涉及古今中外之书达数百种,或介绍,或译述,或摘录,幽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