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与网络公民文化

《网络与网络公民文化:基于批判与建构的视角》重点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探讨分析了立足于Web2.0应用的一些网络民主形式:博客、微博客、网络论坛、SNS以及维基百科。在中国网络民主的进程中,立足于这些不同网络应用

从人的公共性到公共性的人

人的公共性是人在共同体中形成的社会属性,其本质特征便是人与人的相互共享。它是人在具体的社会关系条件,特别是物质生产关系条件,以及政治、法律关系和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当私人家庭从原始共同体中独立出来、形成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

《万象共生中的族群与民族》对国内外有关“族群”和“民族”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将其置于人类日常的生活和社 会实践之中进行研究,认为族群和民族不可能单靠想象来建构,更不可能无中生有;族群和民

划转院校组织转型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行业划转院校组织转型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本书以由原化工部划转到湖北省的武汉某大学为例,运用组织社会学的制度理论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该校划转后的组织转型过程进行深入的案例描述

礼制下移与唐宋社会变迁

《礼制下移与唐宋社会变迁》力图从官方礼制体系的完善、庶民礼仪的修订、州县地方的礼仪规定和实际推行、礼法合流的影响、地方官的礼仪教化实践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唐宋时代官方礼制的“下移”趋向及其影响,探

论家庭继替

在华北村庄农民的观念中,“光棍”不算一个家庭,而在中部村落农民的观念中,“光棍”是一个意义完备的社区性家庭,但在华南村落农民的观念中“纯女户”才是毫无意义的家庭。不同区域农民对家庭的认识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农

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内容简介:作者详尽地描述了自然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自组织原理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原理,并从“人天同构”的思想出发力图把这种现代知识体系引入经济学,以革新经济学传统的分析

理解中国政治

本书选择了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若干代表性概念范畴,努力运用现代政治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力图揭示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价值,其中的许多概念完全是中国化的,如“土政策”、“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本书主要考察中央地方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城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联系。在大量经验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财政包干制和九十年代的分税制是理解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