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

本书分为上下篇,共九章,大致按人物设节,共收入当代西方重要哲学家40位。全书导论“溯本清源话未来”以西方哲学发展史为线索,重点回顾对20世纪西方哲学已经或正在产生重要影响的近代哲学家思想,理顺本世纪西方哲学

个体的人

本书把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看作是一个宗教作家,认为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的、宗教的意图。这个核心的意图就是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个体的人(基督徙)。因此个体的人是祁克果基督教生存论的核心范畴,

康德美学论

本书对康德美学体系的分解,提出了几个关节点:一是以审美心理结构(中介结构)去统辖“先天综合判断”(先验性存在),以见其历史生成与积淀;二是以康德理论框架中的二向性结构,揭示康德哲学美学中诸多的二元性现象

周易参同契注译・悟真篇注译

《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影响都很大。这次纳入“白话道教经典”系列,由著名专家陈全林先生加以注释,使得专家及普通读者皆可深入堂奥。

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

《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一种形态学视野)》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在形态学的视野内对主体间性的理论形态进行了具体的、多维的透视和探索,深入的解析了西方哲学典型的主体间性理论各自具有的限度。

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修订版)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形成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两相对峙的局面。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正义,而8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则是社群主义者的社群。在20世纪90年代,正义和

后现代思潮丛书-中心与边缘

本书有十一章内容,主要包括了序言 当代西方社会的一场精神性大萧条、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世纪性转折: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世界的秩序:实在、表象与真理、信息与权力: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状况、理性的

休谟

本书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译出。 读者在本书中可以看到,艾耶尔对休谟有一种既继承又批判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艾耶尔也在为解决休谟提出的难题如”归纳问题“等而努力。

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

在西方观念史上,想象力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想象力的基本含义是形成形象的能力。柏拉图是最早把想象力引入哲学领域的哲学家,想象被看作是最低级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把想象力看作是一种在感觉和思想之间进行沟通

代议制政府

本译丛精选西方学术思想流变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传世名作,由多位专家学者选目,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收录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诸多名著。

五种伦理学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了斯宾诺沙、巴特勒、休谟、康德、西季威克等人的伦理学思想。不同于大多数伦理学史著作的是:本书并非用历史的、哲学的观点来研究这些伦理学家的著作,而是围绕着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

作 者:(德) 莱因哈德·梅依著 张志强译 页数:252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简介:并列英文题名取自版权页:著者规范汉译姓: 迈:有书目 (第239-250页)

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

内容简介 本书是活跃于美英哲学界、伦理学界的著名学者A.麦金太尔的又一力作。全书探讨了欧洲传统中伦理学探究的三种派别:百科全书派,谱系学以及以亚里士多德为基础的托马斯主义。作者认为,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