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结合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质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包括西方著名学者、中国学者、学生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实践。《教师如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结合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质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包括西方著名学者、中国学者、学生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实践。《教师如
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在书中,于老师对自己50多年的教育生涯进行了总结。于青年教师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教好语文,其实并不难。于永正老师数十年耕耘课堂,对语文教育有着系统思考,他还培养数十位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师读后,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和孩子聊书,是养成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建立阅读优势的最佳方法之一。 什么样的书适合聊?聊书有哪些好方法?“阅读单”怎么用效果最好?孩子不应错过的好书有哪些?……蒋老师将自己10多年的聊书心得、奇思妙法和成功经
随着北京十一学校的新型育人模式越来越为人所知,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成长洞察其变革实质,审视其变革意义。 本书是近年来十一学校学生主编的第三本书,也是第一本“学生写学生”的书。三十多个故事,并非成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对它的各种形态进行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这一分析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入手,通过结构与过程、均
作为第一部描述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历史的著作,本书以元教育学的眼光,透视了我国教育学发展百年来的状况。在将教育学百年走过的历程划分为教育学的引入(1911-1919)、教育学的草创(1919-1949)、教育学的改造与“
本书力图展示教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即用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方式对教学研究进行研究,克服长期以来教学论研究的孤立的、静态的、被动的研究方式,直面纷繁复杂而现实生动的教学实践,揭示教学活动的社会本性,并
《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从《全球教育展望》2001-2003年各期中精选出46篇论文,组成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脑科学与教育、多元智能、默会知识、教育叙事、教育思潮等7个专题,这些专题紧紧围绕“人”做文章,
“面向学习者”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基于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新型设计理念。本书从对人的关注出发,围绕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这一主线,从历史、文化、技术和系统等多个角度揭示并剖析了发生于教
知识增加了,而人的心灵却面临被禁锢的危险。这是当今人类及其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本书秉持“教化”的理想,将课程知识问题与个体精神生命的自由生长联系起来,从课程哲学层面深入探讨了课程知识的意义性、个体精
这是《教育变革的意义》的第三版。第二版问世后的10年中已经发生了众多的大事。如果有什么的话,那就是“意义的假设”已得到深深的确认。正如我们要看到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使得“意义”成为建构主义新教育学的基础。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