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模式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经过作者2004年以来在全国七省九村细致的个案调查,方形成此书。书中讨论了不同地区村治的特点,建构了若干区域性的典型村治模式,提出了划分中国农村区域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区域乡村治理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经过作者2004年以来在全国七省九村细致的个案调查,方形成此书。书中讨论了不同地区村治的特点,建构了若干区域性的典型村治模式,提出了划分中国农村区域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区域乡村治理
户籍制度本指户籍管理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确立于新中国建立不久的50年代,是当时
社会学家茶座,ISBN:9787209042642,作者:张立升 主编,王焱 执行主编
这部文集包含的是从北大、清华、人大三校社会学系2002和2003年的大约100篇硕士论文中挑选出来的8篇论文。 我们为什么要选编这样一部文集? 为了给社会学系的学生们和姊妹学科中关注社会学的同学们留下一份记录,提供
《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试图描绘一个普通客家山村的巨变图景。当前,涧村人似乎走入了一个异样的“现代”社会,村民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从事更加清闲却充满风险的生产活动。村民们在享受大量的闲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在内容上力争比较全面地介绍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大多数常用方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的重要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研究等。故在内容体系上,《社会科学
要目: 第一章 现代化的求索:启蒙、进化与改良/李培林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皇权/郭金华、林海、孙立平 第三章 乡土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特征/刘建华、孙立平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调查/任道远、孙立平 第五章 乡
《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主要内容:在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意义寄托在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上,就是把个体有限生命寓于血脉传递的无限意义当中。农民的“历史感”与“当地感”是对祖先、宗族历史、村落、族
《社会学家茶座》讨论的是开放的社会学,许多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该书栏目设置贴近现实,文章轻松休闲、深入浅出,主要传递社会学家的最新视点,评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关注社会困难
《社会公正论(第2版)(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一个现代的、健康的社会所信奉的基本理念应当是:公正、共享、发展。一个社会遵循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就能够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
自1985年至2008年的20多年中,美国学者先后有200多人次到邹平进行连续性、蹲点式社会研究,邹平从而成为美国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并记录乡土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美国学者以“山东省邹
《走出祖荫:赣南村治模式研究》通过对客家文化圈中宗族型村庄的村庄生活、村庄社会、弱势群体及村庄政治等众多侧面的记录,展现了走出祖荫的赣南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着的深刻转型。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发生的变革
《山村的彷徨:鄂西北村治模式研究》关于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山村的彷徨:鄂西北村治模式研究》展现了巨变过程中坳村这个中部山区村庄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ISBN: ISBN:7-209-01404-7 定 价: 5.80 目 录 目录 题记 上篇 观念的变革 西方社会的“官僚病” 未来并非总是美好 “共和”真义考 法国学院派寨主:雷蒙 阿隆 微型权力专家
《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以赣中南地区的路东村为个案,展示了村庄中家庭与宗族、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弱势群体及政治等多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冲击下,路东村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