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东京审判

本书是东京审判研究系列丛书的译著类作品,其完整地反应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且对检辩双方主张、法官中多数派及持异议者的“意见”、对东京审判之后争执的主要见解等都有准确的记述。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

徐志学等编著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形式的来源、变体形式、意义等;初步探讨了石刻用典形式变体的构成方式、特点以及变体组研究方法的全面系统性;从表层和深层两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 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

马来西亚华人史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史的著作。作者并未对马来西亚华人史作面面俱到的铺陈,而是选取了华人社会权威、华人社群和华人信仰三个领域来选角度做专题研究。其中,华人社会权威选取马六甲华人甲必丹和青云亭

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

《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之后:1945-1968年日本与西德的历史清算》从两国记忆文化差异的比较角度,对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认罪、赔偿的过程进行了犀利的剖析:首先,日本军国主义与德国纳粹暴行的意识形态基础“呈现出惊人的

食具

说起食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东方的筷子,西方的刀叉匙,以及中东、印尼等区域的手抓式的用餐方式。那么,你可曾感到好奇并产生疑问:同为人类,为何在就餐用具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山内昶先生的《食具》,将带你回到

日本汉文史籍丛刊·第2辑(全42册)

本辑有两种史体:编年体(含六国史)、纪事本末体。共收书六十二种,其中,编年体书六十一种,纪事本末体书一种。 第一辑《凡例》规定“六国史”(正史)与“编年体”是并列的两类,今合二为一,将六国史(正史)合并到

桥/万物简史译丛

本书是“万物简史译丛”之一。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 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读者放眼人类 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的桥的同时,可细细品味每一座桥所蕴含

上海书业同业公会史料与研究

《上海书业同业公会史料与研究》由史料编和研究编组成。史料编完整地收录了上海书业同业公会各个时期包括上海书业公所、上海书业商会、上海书业联合会、上海市书商业同业公会在内的涵盖1906年至1953年的主要章程、业

海有丰歉

本书是中国学者针对中国海洋生物种群历史的第一部著作。作者利用中国史籍、朝鲜史料、水产档案和口述传说,通过考据与计量的结合,揭示了1368~1958年间黄海与渤海主要鱼类在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和资源数量上的变化。

韬奋评传

《韬奋评传》讲述了:韬奋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和新闻记者。在那腥风血雨的日子里,他的文章曾经唤起了多少人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的成长。《韬奋评传》通过介绍韬奋曲

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

《东京审判研究丛书(3):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国内的函电和所作的日记、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顾和反思的重要著述,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