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中山大学出版社

文化人类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概论》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设计的。其目的一是向学生概述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使学习者能够对文化人类学有全面的理

汉字源流

《汉字源流》内容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校恢复高考招生和学位制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便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1980年春,中山大学容庚、商承祚两位老教授受教育部的委托,举办了一期古文字学师资培训班。

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

《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内容简介: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日本文化在摄取与融合外来文化中生成,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断学习别国先进文化而发展变化,形成了一种融不同体系文化并存乃至混合于一体的

渴望生存

渴望生存的农民工,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走向沿海,走向陌生的工厂、工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赢得了生存的权利,搭建起中国现代化的脚手架! 那不断往返于输入地和输出地的人流,就像那永恒的钟摆;那难以改变

抉择与扬弃

《抉择与扬弃(郭沫若与中外文化)》从文化学的方位,探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成果的特质与文化价值;用文学和学术的眼光,审视中外文化对其思想、性格、创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制约作用。在撰写过程中,我尽量不先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从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全新视野解释人类社会进化和家庭出现的过程。世界上现有360余种灵长类,涉及社会进化的各个阶段。其中人类代表了最进化的灵长类,而狐猴、懒猴和眼镜猴等原猴类动物则代表

猴、猿、人

毫无疑问,人类是600余种灵长类中的一种。解剖学者说猿猴的手掌、指纹、大脑等身体结构与人类似。行为生态学者说猿猴的行为和复杂社会关系与人类似。人类学者说猿猴的工具使用技能和文化传播可能接近于人类的雏形阶

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

《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公众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形成和对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作用。作者在第一章中首先对中国政治环境与西方政治环境的区别进行了描述,然后在第二章中讨论民意调查在中国的实施和问题,

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

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艺术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也承担着塑造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功能。本书是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观察与反思,透过热播电视剧、电影、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文本来呈现中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

现代逻辑学讲义(两册)

《现代逻辑学讲义: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套装共2册)》包括:《模态逻辑(现代逻辑学讲义)》、《数理逻辑(现代逻辑学讲义)》2本。 《模态逻辑》:模态逻辑是研究可以用模态语言表述的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的学问。它是哲学逻

政治学导论

该书肖滨教授主编于2009年12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政治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本书从如何理解政治和研究政治开始,以现代国家作为现代政治的逻辑起点,在讨论民族与国家、国家与社会、法治与民主的基础上,阐述公

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创新与住房公平

1998年住房货币化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执行住房货币化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模式:全国大部分地区采纳的渐进改革模式和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全面改革模式。虽然采纳渐进改革模式的

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字里行间,通观30年中国巨变;披览之余,展望百年中国发展。回首改革,全面描述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理性建构深化改革的蓝图;重塑政府,系统清理政府何为的诸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