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
匈奴人阿提拉、契丹人耶律大石和蒙古人成吉思汗这三位历史人物,都是从个人理想出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掠夺欲望去征服欧亚世界的。他们为世界带来战争和死亡,而后又重新为其布局。西方人在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因为
匈奴人阿提拉、契丹人耶律大石和蒙古人成吉思汗这三位历史人物,都是从个人理想出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掠夺欲望去征服欧亚世界的。他们为世界带来战争和死亡,而后又重新为其布局。西方人在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因为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的角度,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探讨
《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讲述了:对近百年来中国现代教育与现代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所作的一个简要的历史回顾。从我们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现代大学教育既具有对既成思想文化的批判与新的思想文化创造的功
《王铭铭自选集》是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人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
《读书滋味长:2003-2005〈博览群书〉精选》分五辑,即读书、观察、历史、思想、学术,汇集了46篇名家读书的所思所得,内容深刻,涉及当下热点问题的思考,文笔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轻松愉悦。这是一个崇尚读书的时代
本书以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报纸副刊:《晨报副刊》为典型个案,考察大众传媒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的关系。现代大众传媒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公共空间”。凭借这一“公共空间”,知识分子实现了
日韩越三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完全在中国文化的笼罩之下,不仅使用汉文,采用中国的典章制度,其学术思想和宗教风俗,莫不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最早提出“中国文化圈”的概念,这是中外学者过去未曾从事过的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穿越沙碛,历尽艰辛,至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
《绝版长江》拍摄的这些高清晰珍贵照片.缘于一条铁路的修建。它们分别收录在1918年5月1日和1919年9月15日,美国裕中公司向北洋政府交通部呈递的关于周襄铁路建设的可行性报告里。清末民初.无论是照片还是著述,西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在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层面,重新解读儒遭释文化元典和历代文论经典,重新阐释中国文化和文论经典的范畴术语和理论命题,进而揭示其当代价值。通俗地说,《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以后,绘画在中国不断重复,已耗尽创造力。本书所提供的,是一个不同的答案。 万青力教授倾十数年之力完成大作《并非衰落的百年》,提议“从中国出发来看中国绘画史”,并由之重建19世纪中国绘画
《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系统地介绍了儒家礼乐文明的来龙去脉,及中华礼学的学理、主要典籍、人生礼仪(冠、婚、射、丧等),并对中西礼仪进行了比较,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礼仪,做到内外双修,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作品全集首次内地亮相。本书以谈吃为主题,南北珍馐,水路杂承,无不见于唐鲁孙笔端,更难得的是作者将许多佳肴的用料与烹制方法也记录下来,为继承弘扬我们传统的食文化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