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柏拉图对话六种

《游绪弗伦》等六篇对话,基本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围绕苏格拉底去世前后的一系列经历展开。这六篇对话的重要性,它们在柏拉图思想中的地位,并不亚于柏拉图的其他几部长篇对话。 《柏拉图对话六种》是20世纪30年

尼采六论

尼采是一位深谙古典写作技艺并娴熟运用这一技艺的现代大哲,因此,阅读尼采首先就要从其写作形式入手。本书结合尼采的写作形式及其核心学说(权力意志、永恒复返),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一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出

灵知主义与现代性

这部文集以“知识”和“灵知主义”为纲目,配合笔者组织翻译出版的《灵知派经书》中译本,以便汉语学界能切实接触到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重大课题,也作为“诺斯替”正名为“灵知”的开端。 首先是关于何谓“灵知”、“灵知派”的

伊翁

本书属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是柏拉图的对话中,唯一从艺术角度谈诗的对话,也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早谈及艺术灵感的文献。

存在与实体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分卷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高质量的原创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学界,就此西人专门之学的研究,又推进到一个新的深度。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对话,那些探讨诸如虔敬、勇气、德行等的对话,都给我们这样一种音乐感。比如《游叙弗伦》,尽管副标题“论虔敬”是后代学者加诸于此的,但虔敬恰如这首乐曲的主题。 本书篇目结构从忒拉绪洛斯的古本“九卷集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被西方和东方的列强强行拖进现代化以来,文明中国的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山河如此,学术亦然。然而,新的中国收拾河山、重整乾坤,仅仅百年,气象焕然。 新的中国是无数先辈用一己生命在半个多世纪的浴

《范畴篇》笺释

经典与解释•亚里士多德注疏集 之一,汉语学界唯一笺注本! 《范畴篇》一直位居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首位,对该著作的研究和评注也一直占据首要位置,成为整个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在保持下来的古代以希腊文写作的

诗化哲学

《诗化哲学》本书站在东方文化的立场,对西方20世纪大思想家的思想传统进行清理,当时在上海三联书店一出版,即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对西方大思想家解读的经典式基本读物,畅销学界。 《诗化哲学》全书以人物为纲,包括

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

本书是对古希腊经典的解读,围绕着自由人类的独立自治而展开。第一章是总论,揭示了人类政治产生的条件,并阐发了政治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安提戈涅》描写人类的自我立法,那一立法事业是悲剧性的;第三章《俄狄浦

柏拉图与神话之镜

《柏拉图与神话之镜:从黄金时代到大西岛》主要内容:《柏拉图九卷集》是有记载的柏拉图全集最早的编辑体例,相传由亚历山大时期的语文学家、皇帝的政治顾问忒拉绪洛斯编订,按占希腊悲剧的演出结构方式将柏拉图所有

浪漫派的将来之神

弗兰克是政治思想史家,以研究西方启蒙运动以后的政治思想著称,先后任教于瑞士日内瓦大学哲学系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图宾根大学作了题为Der kommende Gott(正在到来之神)的演讲一副题为“关

鸿蒙中的歌声

在柏拉图对话中,谈论“宇宙论”或“自然哲学”问题的代表,当属《蒂迈欧》。然而,近来有学者逐渐意识到,长期以来,在解释《蒂迈欧》的过程中,现代学者往往跳过对话开篇的对话场景,而径直纠缠到宇宙论—自然哲学—形而

瑜伽论

瑜伽论,ISBN:9787561741245,作者:(印度)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著;徐梵澄译

从文本到行动

《从文本到行动》汇集了利科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重要系列论文,这些文本代表了利科研究诠释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现象学到诠释学,从文本诠释到行动诠释;对话语和叙事作出反思,并对意识形态与处于城邦核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