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回眸
笔者把选出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是笔者自己加的。第一部分是“仁教与治道”。 仁学的内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简单地说,即是内圣外王,或用现在普通话说,即是自身修养与从事政治两方面。
本书根据当前欧洲所处的社会关联和民族意识背离等现实境况,从国家意识、地域关联、生活形态,以及战争、宗教、公民权利、社会冲突等诸多方面,阐明自己所推崇的世界多样性的主张,并在理论和政治层面上加以新的定位
《教化:道德观念研究》汇集了当代哲学大师在道德哲学领域的反思与讨论,对当代道德层面的发展与规范极具参考意义。全书共分七个部分,除了编者前记和会议综述,其他五个部分分别是:道德哲学基础研究,伦理史研究,
《卓越城邦居民意见诸原则之书》是中古阿拉伯哲人法拉比的晚年著作。法拉比所置身的10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是各种政治派别激烈争斗乃至搏杀的竞技场,每一派都有一套独家的神圣谱系和制度安排。当时的穆斯林精英们同样
《西学断章》是刘小枫教授近年来关于西方思想史的心得专论。作者从古典学的视域对西学(思想史)的重要史料、重要文本、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提纲挈领的解读,其问题意识鲜明。 本书从古希腊自然哲人赫拉克利特谈
本书系李泽厚先生授权杨斌、邓德隆编选之作,从李泽厚先生各类著作中精选了300余则话语,以哲学思考为主线,串起李先生在文化人类学、美学、教育、社会科学、历史学、现实考察等领域的思想呢喃,既有哲学的视野和文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在中国思想史中,伦理思想极为丰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一直从属于中国哲学史体系之中,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固守这种格局,束缚
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本书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开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
目 录 刘小枫 编者前言 罗 森 作为政治的解释学(宗成河译) / 罗 森 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宗成河译) / 古涅维奇 自然正确问题与《自然权利与历史》中的基本抉择(彭刚译) / 肯宁顿 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高
柏拉图与政治宇宙论:普罗克洛斯《柏拉图〈蒂迈欧〉疏解》卷1研究,ISBN:9787561772744,作者:谭立铸 著
《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内容简介:马克思与伊壁鸠鲁,一位是现代的革命哲人,另一位是声名卓著的晚期希腊哲人,人生轨迹和追求完全不同,是什么把这两个名字连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政治、经济、价值体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引入,儒家思想和传统曾经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摧毁。 到20世纪,随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法学家,也是20世纪颇有争议、极富激发性的政治思想家。刘小枫教授在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之后,重新增订《施米特与政治法学》文集,以集中体现施米特法学的历
西方思想史界在20世纪开始重视灵知主义的研究,认为灵知主义是西方思想变迁背后的重要潜流,甚至现代性就是其变种。 灵知派经典或称为《拿戈·玛第文集》(Nag Hammadi Library)是指一批在1945至1946年问在尼罗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