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第3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ISBN:9787561713150,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
形式逻辑(第3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ISBN:9787561713150,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
编辑推荐: 1. 在英语世界,柏拉图研究曾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致力于将柏拉图对话视为整体,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探讨了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的主要部分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所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旨趣有二:一方面为正值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在职教师,提供反思教师角色的哲学基础,并引领其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蓝图;另一方面则在为学为人师的莘莘学子,描绘哲学与教育交融之下的教师形象,并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梳理政治和社会概念的历史 第二章 《历史的基本概念》:将政治和社会概念与结构变化相联 第三章 《历史的基本概念》中“Herrschaft”概念的历史 第四章 心态史中概念的位置:法国政治和社会概念
作者从现今所谓“法学”入手,以法哲学或法理学的角度进入从早期史诗、悲剧、诗歌、散文和理论论著,尽可能真实地展现西方早期文明的“规范”意识,挖掘这个久已杳然无闻时代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思想,企望这些古老的“
《徐梵澄精神哲学入蹊》是作者(孙波)十余年间,研究和介绍徐梵澄先生(1909—2000)学术思想的初步成果,集论文和述评二十余篇。 徐先生为上世纪中国学人中兼及中、西、印三大文化圈之人文学术的大家。他一生的思想
本书主要梳理了德里达“延异”概念出现的文本历史,并通过逐段分析《延异》文确定了“延异”一词的语法位置,由此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德里达的思想工作在当代西方哲学版图中的地位。在此位置上,他与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
很长时间以来,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作品及行为不解释、不负责,而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并非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这正是《艺术家的责任》一书要讨论的问题。现代艺术先锋派从哪里获得了豁免权,乃至于让它远离评判,摆脱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
1965年冬至1966年春,施特劳斯连续开设了两个学期的孟德斯鸠研读课,讲疏《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札》。为阅读方便,我们将《波斯人信札》讲疏单独刊行。本稿中的第一讲到第七讲,对应的是1966年春季课程的第十讲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法学家,也是20世纪颇有争议、极富激发性的政治思想家。近年来,我国学界陆续翻译了施米特的原著,读者有了直接阅读其文本的机会;但是要把握其文本的思想脉络则实感
本书主要探讨康德如何剥离出纯粹的自我意识,从而为理性本体论的建立扫清了基地。本书进一步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并由康德哲学对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作了理解,从而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前提作了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