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齐鲁书社

陶弘景丛考

本书并非有关陶弘景生平、著作、思想的通论性文字,作者试图通过史料的考据,勾勒出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宗教家的、医学家的、书法家的陶弘景形象。书中每一条目,皆是著者深思所得,皆有文献依据,但绝无因袭之论。

大哉孔子

本书记录了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迹和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在海外的广泛传播,配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图片。

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

复古神道是理论神道(学派神道)之一派,它产生于日本近世国学内部,以荷田春满(1669-1736)、贺茂真渊(1697-1769)、本居宣长(1730-1801)和平田笃胤(1776-1843)为代表,排斥用儒、佛等外来思想解释神道,主张通过

六朝佛教思想研究

《六朝佛教思想研究》通过分析与传统的“儒教”、道家思想,或者刘宋中期之后确立的“道教”之间的关系,来解明东晋、南朝的文人贵族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方式。相信这个方法对于解明六朝“佛教”思想的历史事实是最合适的方

周易大传今注

《周易大传今注》从客观上反映了上古社会的多种情况,抒写出作者片段的思想认识,含有极简单的哲学因素;且常用形象化的语句,带有朴素的文学色彩。因而这部书是有一定价值的上古史料。

李佐贤生平著述考

82岁的王增山先生,是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钱币学会会员、山东省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会员。在研究黄河口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收藏文化等方面颇有造诣,著有《利津明清诗选》、《黄河口民俗》等。该书是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主要收录了信奉“三天”的思想的南朝天师道改革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新范式道教史的形成、结语刘宋、南齐时期天师道的教理与仪礼、序言、“三天”的思想与“三天”的观念、三洞说、四辅说、道教斋

孔子传

《孔子传》是关于孔子的历史文学传记,立足实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从人格化的角度记述孔子的生平、思想、政治主张等。

倾国倾城亦飘零——张爱玲

张爱玲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广受读者关注。本书从家世、创作、恋情等几方面对其传奇一生做了详尽的爬梳,文笔优美,考据得当,不失为一本深入了解张爱玲生平的优秀传记作品。

大话六祖坛经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钢案,研究佛学的人是很清楚的,这一语出六祖慧能之口。六祖慧能由弘忍大师亲传,再在山中修行了15年,后在世间广授佛法,再由其弟子法海记录其言,集结成《坛经》内容。 本书用“大话”的形式

颜之推研究

《颜之推研究》重点解读《颜氏家训》,结合其他史料,认为《颜氏家训》是六朝“家训”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探寻了颜之推的思想、心态及自觉撰写《颜氏家训》的意图。指出,《颜氏家训》既体现了六朝士

姓氏名号面面观

《姓氏名号面面观》的著述初旨,就是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以期能使读者对中国姓名制度获得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