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思想导论

卡尔•马克思的思想革新了世界的政治图景。大卫•麦克莱伦的这部著作全面介绍了马克思,并为掌握马克思思想的脉络和复杂性提供了基本条件。本书的前半部分,以编年顺序平实地叙述了马克思的著作,并提及某些传记方面的

现代人与宗教

本书在西美尔《论宗教》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他的后宗教的宗教理论。其宗教思想触及面很广,包括宗教社会学、“生命哲学”的宗教观、现代性文化理论的宗教观三个方面。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在神学方面,可以与克尔凯郭尔的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中心模式。本书的目的是要解释《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概念、论证、学说,展现它在希腊哲学

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

《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所讨论的哲学涵盖了近代哲学诞生的350年的历史,从14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主要的论题是文艺复兴哲学和17世纪理性主义.特别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这一卷并不是孤立地讨论这些哲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方法政哲学演讲录

这门课程所讲的十位思想人物都不单纯是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中的专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思想家,比如像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密尔、托克维尔,乃至当今的哈耶克、罗尔斯哈贝马斯伯尔曼等,都具有这样的学术禀赋

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

《劳特里奇哲学史》第二卷对公元前4世纪中叶到公元5世纪--即从伯拉图去世到基督教哲学开始--用希腊文和拉丁文写作的哲学家们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书中有五章专门论述亚里士多德和漫步学派,三章讨论希腊

诠释学与人文科学

本书是由保罗•利科的论文翻译过来的论文集。在这本书中,利科提出了其现象学诠释学的观点,提出了这一观点与其传统前辈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诠释学的历史、核心

康德著作全集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

技术哲学讲演录

《技术哲学讲演录》讲述了: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技术哲学讲演录》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

神会马克思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已经引起反响的《回到马克思》一书的精写与重写。秉承着“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回到马克思》以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为重要源头,对马克思一生的哲学研究及其变迁进行了抽丝剥茧、不屈

柏拉图最精巧的敌人

普罗塔哥拉是公元前五世纪最重要的希腊思想家、智者之一。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他跟柏拉图的紧张对立的对话。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什么是普罗塔哥拉哲学中对现代读者有益的东西,给出了持续的、富有哲学素养的考察

道德的理由(第7版)

人应该怎样生活?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或者说,人应该怎样做人?这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人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应该”怎么做,“应

犹太哲学史(上、下卷)

《犹太哲学史(套装上下卷)》作为国内第一部犹太哲学通史,涵盖了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中的哲学思想和各个时代的众多犹太哲学体系。作者探讨了犹太哲学的定义、特征及其根源,阐述了各个哲学家的上帝观,神与世

科学哲学

《国外经典哲学教材译丛·科学哲学》通过富有智慧的例证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世界的兴趣。亚历山大·伯德对于诸如科学定律的本质这样一些受到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把它们同我们关于那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