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收入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方面的文章共十篇,集中讨论了生命本原及其现象。除《论气息》为匿名者伪托外,其余均出自亚里士多德。根据问题分类可归为三组。《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收入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方面的文章共十篇,集中讨论了生命本原及其现象。除《论气息》为匿名者伪托外,其余均出自亚里士多德。根据问题分类可归为三组。《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
布尔迪厄一直致力于揭露所有社会领域中存在的统治关系:统治者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对自身的统治,这其中就包括潜藏在男性和女性无意识中的“性别统治”。《男性统治》正是布尔迪
《牛津西方哲学史(插图本)》是一部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单卷本哲学史,充分体现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点。该书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笛卡儿到康德的近代哲学、康德之后的欧洲大陆哲学、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的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本书比较南美和北美的神话,并探讨各变型之间的对称关系。列维·斯特劳斯特别注意衣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伴演的角色。最後,他演证了南美和北美区域之神话整体所具有的封闭性质。
本书凭借语言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双重方法,立足于重要经典文献和当前研究现状,独创性地提出了因果关系、因果描述、决定论描述、概率描述、因果律、因果式自然律、因果解释等一系列新的定义,有根有据地对许多流行观点
这是一本导论型的逻辑教科书,由六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依次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本书通过正文、本章提要、思考题、练习题的
本书为《列维-斯特劳斯文集》之一。在岁月的长河中,作者看过许多画,听过许多音乐,读过许多书,由此作者从人种学家的视角,讲述南美印第安人通过神话创造自己特有的艺术作品的故事,来阐明美学判断的一些基本原则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运思就像行进在人迹未到的林中小道上,当回首过往时,来此的踪迹恐怕早已是依稀难寻,所剩下的惟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路标”,汇集在本书中的十三篇论文,作为作者自己哲学学习和思考之路上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是西方哲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最具奠基性的经典之—。这本《〈理想国〉讲演录(第2版)》根据作者2008年5月至6月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授《理想图》的内容整理修订而成。它
本书是詹姆逊2010年的新作。他以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的目光,对构成现代思想基石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他一反通常认为该书是一个封闭体系的看法,指出它是一本流动的、开放的著作,强调黑格尔
发端于17世纪后期、贯穿18世纪大部分时间的欧洲哲学就是通常所说的“启蒙思想”。这是一个批判17世纪理性主义者的雄心勃勃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时期。《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从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Lord Herbert of Cher
《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带有导读性质,是作者在对《逻辑研究》的多年接触、阅读、研究、翻译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的出版,主要是为了与现象学研究的同
《语词和对象》是蒯因继《从逻辑的观点看》之后关于语言哲学的一部系统的论著。作者以语言的社会性为出发点,从主体与对象的刺激-反应关系和机制对语词、语句及其意义做了经验主义的发生学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儿童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7》内容简介: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这套《亚里士多德全集》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