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近代中国史事钩沉

杨天石先生的新著《海外访史录》,是一本好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奇书。   好在什么地方呢?奇在什么地方呢?   史学本是古老的学问。在世界史学中,中国史学又是一个资深的老前辈 ,国人常常引以自豪。自豪之故

历史资本主义

本书的两个部分分别为作者在夏威夷大学政治系和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讲座的讲稿。作者在撰写这本书稿时,是在其已形成完整的世界体系理论之后,因而此书篇幅虽小,但全书各章处处触及到作者多年研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本书是具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论文的汇集,大致分三部分:一是对中华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论述,二是对有关民国史专题的研究论文,三是介绍韩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情况。

"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

本书从政治的角度探讨明代从嘉靖年以后朝廷风气的转向,如何发生,如何发展以及如何结局,利用文献记载的资料,纵横论证,表明了作者鲜明的观点:“明世宗为了达到自己个人的目的所施展的一系列举措,加深了帝制时期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内容: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38年,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国史研究

中国皇帝

前言 第一章 皇帝的产生及其形态 第一节 皇帝的由来 第二节 皇帝制度 第三节 军功专制主义 第四节 宗法专制主义 第五节 皇帝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中国皇帝的类型 第一节 创业型皇帝 第二节 守成型皇帝 第

气候的文明史

全球变暖与气候的未来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对于500年前或5000年前的气候波动我们又知道多少?对于天气的历史我们又知道什么?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繁荣与创新精神有什么影响? 沃尔夫刚•贝林格在

帝国的消亡

本书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个帝国衰落的情况开始,从呈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国内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又是如何

329天

一段成功历史背后的如实记录 《329天》是德国统一外部问题谈判负责人霍斯特•特尔切克的私人日记,这是一本富有个人色彩的工作日志,记述了从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至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的329天。 从本书中可以

归去来兮

三十段悲喜人生,一个时代的家国故事 1949年前后,大批知识精英随国民党到了台湾,他们对台湾各方面的建设和中华文化的延续,功不可没。2010年至今,作者多次赴台,机缘巧合地寻访了他们其中三十人的故址。以故址切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

本书详细纪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

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

收冷战格局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这场本属于内战的冲突。隐于幕后的苏联,虽不是战争的公开交战方,却与这场战争关系密切。宋晓芹编著的《隐于幕后(苏联

多元视角下的封建主义

《多元视角下的封建主义》内容介绍:1985年和2010年,马克壶教授先后出版了《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和《封建经济政治概论》两部著作,标志着我国西欧中古史研究和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的突破和深入。近30年来,国内

黄金、美元与权力

我们怎么去理解二战以来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呢?本书作者弗朗西斯·加文教授从美国和欧洲的文献挖掘以及应用经济分析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对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黄金可兑换性进行重新评估。 加文教

亲历苏联解体

正如普京所言,苏联解体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讲是一场悲剧。苏联解体二十年来,俄罗斯社会没有停止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的追问与反思。 李慎明编著的《亲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